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業的主要產出包括熱鮮肉、冷鮮肉、冷凍肉及高溫、低溫肉制品。熱鮮肉是畜禽宰殺后不經冷卻加工,直接上市的畜禽肉;冷鮮肉,又叫冷卻肉、排酸肉、冰鮮肉,是指嚴格執行獸醫檢疫制度,對屠宰后的畜胴體迅速進行冷卻處理,使胴體溫度(以后腿肉中心為測量點)在 24 小時內降為0-4℃,并在后續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 0-4℃范圍內的生鮮肉;冷凍肉是畜肉宰殺后,經預冷,繼而在-18℃以下急凍,深層肉溫達-6℃以下的肉品。目前,我國銷售的豬肉以熱鮮肉為主,而西方發達國家銷售的豬肉則以冷鮮肉為主。
冷鮮肉上游環節
上游環節主要包括生豬的養殖和繁育。這一環節涉及到種豬的選擇、飼養管理、疾病防控等關鍵步驟,對于冷鮮肉的品質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優質的種豬和科學的飼養管理能夠確保生豬的健康生長,為后續的屠宰和加工提供高質量的原料。
冷鮮肉中游環節
中游環節是屠宰和加工。在這一階段,生豬經過嚴格的檢疫和屠宰程序,轉化為冷鮮肉產品。加工過程中,會對肉品進行精細的分割和處理,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還會進行一系列的質檢和品控工作,確保冷鮮肉的品質和安全性。
冷鮮肉下游環節
下游環節是銷售和流通。冷鮮肉產品通過批發市場、零售店、超市等渠道流向消費者。在這一階段,冷鏈物流的作用尤為重要,它能夠確保冷鮮肉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始終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肉品變質和細菌滋生。
現階段,中國生鮮豬肉行業集中度較低,單一企業商品肉豬出欄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較低,散養戶數量較大,行業內規模較大的企業大多擁有從飼料生產、種豬繁育,到商品肉豬養殖的全產業鏈,各企業在各自主要經營的地區具有區域優勢,具有全國性優勢的大企業較少。此外,散養戶由于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以及成本較高、質量較低、收益波動性較大等原因,正在被迫陸續退出市場,目前,中國生鮮豬肉行業的主要企業有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五豐、新希望、天邦股份等。
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現代化農業的推廣,我國肉類產量逐年上升,自 1992 年始成為世界肉類生產第一大國,2005 年之后我國肉類產量總體呈現增長態勢。我國高產量的肉類供應為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業獲得穩定原材料來源提供了保障,充足的肉類供應不僅減少生產停滯和降低生產成本,使屠宰生產線保持穩定運轉,也提高了生產效率及產能利用率,為行業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政策層面,2020 年 9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持續推進生豬屠宰行業轉型升級,鼓勵地方新建改建大型屠宰自營企業,加快小型屠宰場點撤停并轉。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創建,實施生豬屠宰企業分級管理。鼓勵大型畜禽養殖企業、屠宰加工企業開展養殖、屠宰、加工、配送、銷售一體化經營。”
在企業經營發展層面,為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從源頭上保證原料的品質和穩定供給,進一步拓展產品利潤空間,規模化屠宰及肉類加工企業紛紛尋求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冷鮮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