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部門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業立業之本,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斷提升。
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我國金融體系為經濟社會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從2014年的81.43萬億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萬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顯示,從2012年的不到30萬億元,到如今逾150萬億元的托管余額,中國債券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在超5200家A股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近2900家,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場景金融,指的是將金融服務與用戶的日常生活場景緊密結合,以滿足用戶在各種場景下的金融需求。它通過對用戶行為、場景、作息習慣等特征的分析,為用戶提供符合其特定場景需求的精準金融服務。
一、中國場景金融行業市場現狀
市場規模與增長
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的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場景金融的用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許多高頻次的生活場景,如購物和出行,已經成為場景金融的主要應用場景。據統計,超過5000萬中高消費用戶群的“場景金融”應用已經多達30幾個。
用戶規模與行為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中國場景金融的用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之一,而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場景金融應用也在逐步普及。此外,用戶對于場景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從簡單的支付、借貸需求向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需求轉變。
競爭格局與參與者
中國場景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日趨激烈。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等紛紛布局場景金融領域,通過推出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金融需求。同時,互聯網巨頭如騰訊、阿里巴巴等也通過金融科技手段進入市場,利用自身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的優勢,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金融服務。此外,還有一些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場景金融領域嶄露頭角,成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場景金融市場的規模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移動支付、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場景金融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市場規模也將不斷增長。
金融科技將發揮更大作用
金融科技在場景金融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金融機構可以更加精準地分析用戶需求和行為,提高金融服務的精準度和效率。同時,金融科技還可以幫助金融機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跨界合作將成為趨勢
場景金融的發展需要跨行業的合作和協同。未來,金融機構將與電商、旅游、醫療等行業的企業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場景金融生態圈。這種跨界合作將促進場景金融的普及化和普惠化,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務。
監管政策將更加完善
隨著場景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監管政策也將更加完善。政府將加強對場景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保障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用戶的合法權益。同時,政府還將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和場景金融應用的規范發展,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