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是在按設定車速進行巡航控制的系統上,增加了與前方車輛保持合理間距控制功能的新系統。
自適應巡航系統主要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傳感器、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控制器、發動機管理控制器、電子節氣門執行器、制動執行器(例如ABS/ESP等)組成。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行業產業鏈
上游供應:包括高精度雷達、傳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這些零部件的性能直接決定了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中游研發與生產:集中了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測試,形成了包括Hitachi Ltd、Denso Corporation、Robert Bosch GmbH等在內的眾多核心企業,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和市場發展。
下游應用: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等領域,通過智能感知和自主控制,提升行車安全性和駕駛舒適性,滿足市場對高品質駕駛體驗的需求。
汽車的迅速普及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性的同時也引發了交通事故、環境污染、道路擁堵等社會問題,因此汽車的智能化、電動化、低碳化成為汽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智能網聯汽車初級階段的核心技術之一,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中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因其獨特優勢而備受矚目。該系統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還能極大增強駕乘的舒適度,并有助于優化交通流量。因此,它受到了政府部門、汽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汽車研究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如今,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已成為消費者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其市場需求和影響力正持續擴大。近年來,以華為、小米、大疆等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消費電子、科技等企業跨界進入汽車行業,帶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行業市場形勢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近年來快速向L2級以上發展,與國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支持開展L3級和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準入和上路試點。交通運輸部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引導規范自動駕駛技術在運輸服務領域的應用,適用L3至L5級自動駕駛車輛。
傳統汽車電子系統已經難以滿足智能汽車軟件化需求,基于域控制器、中央計算平臺的電子電氣架構將成為主流。自動駕駛融合感知、計算等多元要素,對算力提出新要求;智能座艙以人機交互為核心,成為產品差異化的主要競爭點。汽車的核心技術壁壘從傳動系統向軟件、電子設備、操作系統等轉移,“軟件定義汽車”成為汽車智能化核心特征。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范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開放測試示范道路22000多公里,發放測試示范牌照超過5200張,累計道路測試總里程8800萬公里,自動駕駛出租車、干線物流、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范應用有序開展。
在商用車市場,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也開始得到應用。長途運輸車輛、大型客車等車型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可以大大提高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
隨著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算法的不斷進步,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使得系統能夠更準確地感知周圍環境,做出更準確的駕駛決策,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未來,隨著消費者對行車安全性和駕駛舒適性需求的提高,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行業市場形勢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