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隨著老年人基數不斷變大,對醫養結合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醫養結合”是一種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新型衛生服務模式。該模式把老年醫療健康服務放在首位,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形成“醫養一體化”的養老模式。
目前全國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有7800多家,床位總數達200萬張,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簽約合作8.7萬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醫養結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醫養結合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滿足廣大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有效舉措。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從2011年的 1.85億增長至2021年的2.67億,占總人口比例從2011年的13.70%提升至2021年的18.90%。
我國大力推進醫養結合,取得了積極成效。完善政策措施,將醫養結合納入重要規劃,對居家社區服務、機構服務、醫養銜接、服務監管出臺具體政策措施。針對財稅、價格、土地、醫保、投融資等制定支持性政策,為醫養結合發展提供了支撐。
經過實踐,國家衛健委已形成4種比較成熟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首先是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提供服務;其次是醫療衛生機構直接開展醫養結合服務;三是養老機構依法依規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最后是醫療衛生服務延伸到居家和社區。
老人居家養老需求重在家政清潔、餐飲、老年飯桌等“日常所需”。機構養老需求重在“醫養結合”,特殊護理用品、輔助用品需求增加。數據顯示,我國基本形成“9073”養老服務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因此,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重點放在居家和社區。
目前,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已超過4200萬人,而據預測,到2050年,失能人口將達到9887.24萬人,其中重度失能人群將超過1750萬人。在“醫養結合”模式下,服務對象主要包括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高收入老人以及失能或半失能的特殊老人。服務內容涵蓋了醫療、康復、日常飲食、生活養老等多個方面,以醫療為保障,以康復為支撐,邊醫邊養、綜合治療。
此外,醫養結合機構在服務模式上也在不斷創新。一些機構引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同時,一些機構還推出了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一直鼓勵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醫養結合,為社會力量提供了審批便利、多元保障、資金支持等多項便利措施。目前社會力量舉辦的醫養結合機構5500多家,占比超過70%。
近年來,我國醫養結合政策不斷完善。今年以來,上海、蕪湖、常州、普洱等多地出臺相關舉措,進一步深化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發展。其中,上海5月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本市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進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強化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合作等6方面22條措施。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政府對養老服務的重視,醫養結合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醫養結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