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作為世界公認的繼小麥、水稻、玉米之后第四大糧食作物、同時具有糧食、菜肴、工業原料和飼料兼用的重要經濟作物,其營養價值高于一般糧食作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成分,單位面積蛋白質產量分別是小麥的2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被世界公認為第二面包和地下蘋果;美國有報告稱全脂奶粉和馬鈴薯兩樣即可滿足人體營養需要。馬鈴薯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同與提升。
十四五以來我國馬鈴薯生產和加工能力不斷提高,但總的來說國內馬鈴薯加工利用率、增值率低,產業鏈條短,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經濟價值。與國外相比,我國馬鈴薯加工業的發展差距仍很明顯,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馬鈴薯選育品種專用化程度低,儲藏技術落后,腐爛、品質劣化嚴重,原料基地建設薄弱,生產過程和原料標準化程度影響加工質量。加工品種單一,加工率僅有10%,規模化深加工企業少且生產規模較小,多數企業加工技術裝備、管理水平和生產經營方式落后。因此在未來要重視于馬鈴薯品種選育及儲存,加工型馬鈴薯的選育重點應集中在優質品種的抗病、耐儲藏品種的選育與推廣。同時加強加工技術的改進,優化馬鈴薯食品加工工藝,推動馬鈴薯生產加工企業實現標準化、規模化。還要開發豐富多樣馬鈴薯加工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積極引導馬鈴薯加工品消費,拓寬海內外銷售渠道,不斷推動馬鈴薯加工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馬鈴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科學改良的馬鈴薯良種,在薯農的精心種植下,再次給人們帶來驚喜。今年5月,2023年馬鈴薯綠色高效輕簡化技術現場觀摩會在巫溪舉行。來自全國各地以及重慶14個區縣的60名專家學者和農技工作人員,隨機抽取面積不小于45平方米的兩處田地進行馬鈴薯測產。測產樣點為馬鈴薯新品種冀張薯12號、沃土5號及渝馬鈴薯5號。測產結果顯示,沃土5號畝產最高達3926.98千克,商品薯率達到91.1%,巫溪春馬鈴薯又迎來大豐收。
“品種好、技術新、產量高,農民增收有保障。”尖山鎮大包村建起了80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曾友海介紹,利用馬鈴薯生育期短、植株矮小的特點,基地還見縫插針與玉米、大豆、中藥材、蔬菜等套種,當地政府也積極引導村民采用地膜覆蓋技術,通過增溫保濕、保墑保肥及土壤疏松,讓馬鈴薯平均畝產從135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每畝土地可增收1000至1500元,實現化肥、農藥減量30%,畝均增效250元。
憑借優良的品種和精心的管護,巫溪農戶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今年種了10畝馬鈴薯,畝產能有3500斤,一斤一塊三角錢,能有4萬多塊錢收入。”豐收在望,巫溪尖山鎮大包村的村民孟林早已估算好了今年的收成。正在旁邊馬鈴薯地里忙碌的村民趙定翠可惜道:“今年只種了兩畝多地,能賣8000多塊錢。今年價錢高,早曉得多種點。”今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建成了電商服務中心,注冊了商標,制作了產品包裝,探索馬鈴薯從原來的被動等待收購到主動線上推廣模式,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也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今年優質馬鈴薯已經賣到了8元/斤,對來年的馬鈴薯銷售打好了基礎。
我國馬鈴薯種植區域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根據氣溫﹑降水、土壤類型等自然條件的不同,具體劃分為北方一作區、西南混作區、中原間作區和南方冬作區4個區域,現有各區域馬鈴薯錯季上世,相互補充,已基本滿足我國馬鈴薯消費需求。從馬鈴薯主產區分布來看,四川、貴州、云南、甘肅、內蒙古為集中核心產區。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如新的種植技術、農藥、肥料等的應用,馬鈴薯的產量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同時,種植面積的適度增加也將為產量增長提供有力支持。
=消費者對馬鈴薯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行業將更加注重品種的改良和種植技術的創新,以提高馬鈴薯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這將有助于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馬鈴薯的需求,并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目前,食品加工行業的快速發展,馬鈴薯在深加工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例如,薯片、薯條、淀粉等產品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這將為馬鈴薯行業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此外,馬鈴薯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品牌、包裝、宣傳等手段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將有助于企業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馬鈴薯行業實現前景趨勢看好,但也需要在技術創新、品質提升、深加工領域拓展等方面持續努力,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政府和企業也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馬鈴薯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馬鈴薯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馬鈴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