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球供應鏈一體化和數字化加速的背景下,物流與供應鏈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市場環境變化多端,風口與風險同在。
供應鏈物流是指商品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包括產品或服務在供應鏈內部各個環節之間的移動和存儲。這個過程涉及到一系列活動,如采購、生產、配送、銷售和售后服務。供應鏈物流的目的是優化這一過程,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將產品或服務送到目標市場。
2024年,物流與供應鏈企業如何才能抓住風口,實現進一步的突破與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供應鏈物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對于物流與供應鏈行業來說,2023年無疑是危機籠罩的一年。
受國際沖突、貿易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物流與供應鏈行業需求疲軟、運力供給過剩、海運和空運運價大幅下滑。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全年均值為937.29點,同比下降66.43%。
去年開始,隨著特斯拉嘗試在墨西哥復制一座上海工廠,一個不同尋常的消息傳來——特斯拉動員其中國供應商伙伴赴墨西哥建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3年累計交付量達到94.7萬輛,在其全球產能中占比過半,這背后是供應商95%以上的本土化率,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大層面上代表了中國供應鏈的成功。如今,已有部分特斯拉供應商官宣了在墨西哥興建工廠的規劃,旭升集團、均勝集團、精鍛科技、寧波華翔、瑞可達、三花智控等特斯拉供應商均已緊鑼密鼓啟動墨西哥工廠布局。
搭上特斯拉這艘大船,是國內新能源產業鏈供應商分散業務風險,實現全球布局的重要機會,不過出海并不是簡單建一座工廠而已,“中國企業”們自身的供應鏈布局同樣需要一起走出去。這可不是簡單復制國內供應鏈模式。
中國的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都沒有全球供應鏈的管理經驗,當供應鏈拓展到全球的時候,會發現生產提前期會大幅度上升。
傳統制造企業管理中大量存在著原料浪費、庫存浪費、生產浪費、不合格品返修浪費、搬運浪費等等,運用數字化技術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不過對于傳統制造業企業來說,2024的變化實在有點太快,很多企業供應鏈的數字化尚處于進行時,在市場環境充滿挑戰的今天,提高運營效率和降低企業供應鏈成本已成“中國供應商”數字化轉型的首要目標,這一趨勢將在2024年持續深化。
Gartner預測,到2027年,超過50%的企業將使用行業云平臺來加快其業務計劃,以實現更高的供應鏈效率、創新和競爭力,而2023年的這一比例不到15%,德勤也在最近的一項分析中表示,各行各業的行業云市場正在迅速成熟,到2024年,行業云可能形成一個6400億美元的市場。
除了云計算,2024年以來,已經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聚焦將AI深度融入其數字化轉型的宏偉藍圖。無論是作為獨立的智能聊天機器人,還是作為輔助客戶服務人員的虛擬助手,人工智能都將在數字化轉型項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Accenture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35年,人工智能技術將使制造業的生產率提高40%,92%的制造業高級管理人員認為“智能工廠”數字技術將使其提高生產力和供應鏈水平,但目前只有12%的制造商大量使用人工智能。
供應鏈的數字化不僅體現在單一產業要素或單一領域的數字化,更側重于通過產業互聯來實現供應鏈生態的網絡協同和價值創造。物流供應鏈的數字化,不僅能夠通過實時數據共享、智能決策支持提升物流效率,而且能夠通過集成化、協同化的供應鏈平臺,助力制造業企業實現精準供需匹配、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從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敏捷性和抗風險能力。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技術驅動下,供應鏈物流企業迎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機遇,同時國務院先后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等行業政策,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打造智慧供應鏈體系”,要求強化物流行業科技賦能,加快物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提升一體化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
據調查顯示,重點物流企業供應鏈合同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4%,一體化物流業務收入增長近30%,供應鏈物流管理、一體化等綜合類物流業務占比穩步提升,具有良好增長潛力。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保持市場競爭力,傳統貨運企業正在加快從運輸服務商向全程物流服務商,再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供應鏈物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