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署大豆藥劑拌種促進單產提升
5月9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技中心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召開大豆藥劑拌種現場會,觀摩佳木斯市大豆種子包衣、根瘤菌劑接種及大壟密植耕作現場,交流大豆單產提升工作進展,安排布置今年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各地要緊盯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目標任務要求,狠抓病蟲害防控,優化栽培管理措施,打好技術“組合拳”“連環招”,全面提升大豆生產技術水平。一要防病治蟲挖潛力。全面分析制約大豆產能提升的短板問題,將種子包衣、根瘤菌劑接種和大壟密植等增產措施與現有技術結合,形成地方主推或主導技術,持續挖掘增產潛力。二要提升技術促增產。通過建立示范區“做給農戶看、領著農戶干”,展示大豆病蟲防控和高產栽培技術,引領大面積推廣應用,不斷提升關鍵技術的到位率、覆蓋面,促進大豆單產提升。三要協作協同聚合力。各地要集中相關資金、整合人員力量、強化科技支撐,確保大豆單產提升各項措施落實落地。
大豆是城鄉居民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中國大豆種植面積、總產都居世界首位,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國仍是大豆凈出口國。進入新世紀,受國內飼用油用需求拉動,中國大豆進口持續快速增長,最高突破1億噸,中國大豆自給率最低降至15%以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1.54億畝,比上年增加2742.5萬畝,增長21.7%;大豆單產132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2.1公斤,增長1.6%;產量405.7億斤,比上年增加77.8億斤,增長23.7%。其中面積明顯超過2020年1.48億畝的階段高點,是1958年以來最高水平,產量更是創歷史新高。初步測算,2022年中國大豆自給率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大豆產量連續2年創新高。2023年產量達到2084萬噸,比上年增加56萬噸,連續兩年超2000萬噸,高油高產大豆增加較多。其中,2016萬畝帶狀復合種植在保持玉米基本不減產的同時,大豆畝均產量84公斤、比上年增5公斤,貢獻產量160多萬噸。
2023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制定印發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三年行動工作方案,聚焦100個大豆主產縣,重點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集成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整建制推進單產提升。據調度,100個整建制推進縣大豆畝均密度增加1375株、畝產提高19.9公斤,對推進縣的增產貢獻率超過70%,帶動全國大豆畝產達到132.7公斤,同比提高0.7公斤,為歷史最高水平。
《“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大豆播種面積達到1.6億畝左右,產量達到2300萬噸左右,推動提升大豆自給率。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大豆種植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黑龍江省是中國大豆主要產區,是我國典型的大豆商品糧基地和出口基地。黑龍江省共培育出了290多個優良大豆品種,含油率在21%以上的品種就有23個,蛋白含量高出45%的品種就有9個。
2023年黑龍江全省大力推廣應用大壟密植、壟三栽培等高產技術模式,大壟密植栽培面積1900萬畝,大豆根瘤菌技術模式示范推廣面積達到1200萬畝。在大豆產量形成關鍵階段又新增2604.19萬畝大豆“一噴多促”作業面積,有效帶動了全省大豆單產提高。
解決農民種植大豆的后顧之憂,就要讓大豆多產出,還要賣得好。要從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的全鏈條發力,提升國產大豆產業鏈競爭力。發展智慧農業,聚焦行業發展需求,提升農業生產保障能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是“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的主攻方向。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重點推進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互聯網融合應用,加速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電商-追溯”各環節數字化改造升級,形成農業全產業鏈信息流閉環,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將有利于大豆等農業的發展。
報告對我國大豆種植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大豆種植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大豆種植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大豆種植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大豆種植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