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物流是指商品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包括產品或服務在供應鏈內部各個環節之間的移動和存儲。這個過程涉及到一系列活動,如采購、生產、配送、銷售和售后服務。供應鏈物流的目的是優化這一過程,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將產品或服務送到目標市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352.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增速比2022年全年提高1.8個百分點。從構成看,全年工業品物流總額312.6萬億元,同比增長4.6%;農產品物流總額5.3萬億元,同比增長4.1%,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全年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13.0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供應鏈物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發展史,無一例外都是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調的是產業與產業之間、產業鏈與供應鏈之間的有序鏈接、協同配套、融合聯動、高效暢通,必然需要一個強大且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為暢通雙循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據測算,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和消費市場,我國數字供應鏈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8.25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7.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94%。
數字供應鏈平臺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供應鏈中采購、生產、倉儲、物流以及銷售等環節得以實現數字化,并通過平臺實現數據的流轉和響應,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確保了數據傳遞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近年來制造業供應鏈經受多重挑戰。從國際看,全球供應鏈受到地緣政治沖突、貿易限制與保護、商品產銷周期錯配等風險的影響,全球經濟滯脹預期上升和外需放緩,外貿壓力持續加大。2023年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培育,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比上年增長3.8%,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升至15.7%、33.6%。
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四重壓力,導致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制造企業經營困難,減緩了制造業生產性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技術驅動下,供應鏈物流企業迎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機遇,同時國務院先后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等行業政策,提出“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打造智慧供應鏈體系”,要求強化物流行業科技賦能,加快物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提升一體化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
據調查顯示,重點物流企業供應鏈合同訂單數量同比增長24%,一體化物流業務收入增長近30%,供應鏈物流管理、一體化等綜合類物流業務占比穩步提升,具有良好增長潛力。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保持市場競爭力,傳統貨運企業正在加快從運輸服務商向全程物流服務商,再向供應鏈服務商轉型。
隨著技術的發展,供應鏈物流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如綠色供應鏈、整合供應鏈和勞動力全球化等。這些趨勢都在推動著供應鏈物流向更高效、更環保、更智能的方向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供應鏈物流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