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總體目標之一。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一環,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產學研合作是一種涉及企業、學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形式。在這種合作中,各方通過政府、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的支持,在新技術開發與應用、信息獲取、人才培養、儀器設備共享等方面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合作,形成某種聯盟。這種合作旨在實現優勢互補和利益共享,推動社會進步和加快社會發展步伐。
產學研合作行業現狀
產學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關鍵之舉。近年來,多地不斷探索產學研合作有效路徑,加快創新成果轉化落地,為產業發展賦能增效。
2023年,上海研究制定并發布了《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提出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紫竹高新區及周邊區域,建設“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要將“大零號灣”打造成為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策源地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增長極。
在上海市閔行區,“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正在抓緊實施,科技創新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上海市閔行區科委副主任徐暉指出,要發布“大零號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榜單,通過與高校合作,實現產業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同時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落地,最終形成高能級的產業集群,形成環高校產業帶。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產學研合作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加強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是激活科技創新資源,提升創新體系效能,增強產業發展接續性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推進產學研全鏈條一體化創新。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為相關產業鏈式發展和集群培育提供重要支撐。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23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2023年,作為創新的主體,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51.3%,較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我國企業產學研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達到1033.2萬元/件,比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829.6萬元)高24.5%。
此外,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解決關鍵技術或核心零部件攻關問題的比例最高,達56.1%,表明產學研合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發揮重要作用,產學研合作創新顯著。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產學研合作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分析:
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國內高校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6.7萬件,科研機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萬件,合計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的25.3%,超過四分之一。2022年,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業轉讓、許可專利達2.9萬次,比2020年增長60.2%。
產學研合作行業發展前景
未來,產學研合作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需要在機制建設、政策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努力。只有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才能推動產學研合作行業更好地服務于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報告對我國產學研合作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產學研合作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產學研合作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產學研合作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產學研合作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產學研合作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