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發電行業市場正在有序化發展,其裝機量和發電量均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生物質能發電已成為我國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生物質能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生物質能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統稱為生物質。生物質能,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質能的轉換技術主要包括直接氧化(燃燒)、熱化學轉換和生物轉換。生物質能發電技術是以生物質及其加工轉化成的固體、液體、氣體為燃料的熱力發電技術,其發電機可以根據燃料的不同、溫度的高低、功率的大小分別采用煤氣發動機、斯特林發動機、燃氣輪機和汽輪機等。
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是一種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法,但是由于生物燃料密度較低,其燃料效率和發熱量都不如化石燃料,因此通常應用于大量工、農、林業生物廢棄物需要處理的場所,并且大多與化石燃料混合或互補燃燒。顯熱,為了提高熱效率,也可以采取各種回熱、再熱措施和各種聯合循環方式。
根據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4132萬千瓦,已連續第四年位列世界第一;我國生物質發電包括農林生物質發電、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沼氣發電。截止到2022年底,生物質發電全國并網裝機容量為4132萬千瓦,年新增裝機容量為334萬千瓦,補貼退出是2022年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區域分布來看,累計裝機容量排名前五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黑龍江,分別是422萬千瓦、411萬千瓦、297萬千瓦、284萬千瓦、259萬千瓦。預計到2024年,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量將進一步增長至0.54億千瓦。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生物質能的利用方式主要為生物質發電、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清潔供熱、生物液體燃料、熱解氣化等。近年來我國秸稈綜合利用量不斷增長,截至2021年我國秸稈綜合利用量為6.47億噸,綜合利用率達88.1%,到2022年我國秸稈綜合利用量約為6.62億噸。
在發電量方面,我國生物質能發電量也在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量已達到18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占全部發電量的2.1%。預計2024年生物質能發電量將達到2332億千瓦時。此外,生物質發電原料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包括農林生物質、生活垃圾、沼氣等。這種多樣化的原料來源不僅為生物質發電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也促進了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4年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辦法》適用于生物質能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水力發電參照執行。《辦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生物質能發電作為一種清潔、可持續的能源形式,將受到更多關注和投資。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生物質能發電的環保優勢將更加明顯。
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將推動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隨著生物質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生物質發電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同時,政府也將繼續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的發展,為行業提供更多機遇。
此外,生物質發電原料的多樣化和規模化也將促進該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傳統的農林生物質、生活垃圾等原料外,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種類的生物質原料被開發利用。同時,隨著生物質發電項目的規模化發展,將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推動行業的整體進步。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