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畜牧業市場規模龐大,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這主要得益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以及消費者對高品質動物產品需求的增加。
畜牧業,是指利用畜等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動物,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蠶絲和藥材等畜產品的生產部門。區別于自給自足的家畜飼養,畜牧業的主要特點是集中化、規模化、并以營利為生產目的。畜牧業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依次為:禽畜苗種、飼料、疫苗等,中游為養殖,下游為屠宰、產品加工等。
畜牧業主要包括豬、牛、羊、馬、驢、騾、雞、鴨、鵝、兔、蜂、駱駝、梅花鹿、孔雀等家畜家禽飼養,和鹿、貂、麝、水獺等野生經濟動物馴養。這個過程不但為紡織、食品、制藥、油脂等工業提供原料,也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豐富食品,為農業提供役畜和糞肥。所以搞好畜牧生產對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出口物資,增強民族團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肉類產量自2019年開始下降幅度加大,2020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7639萬噸,比上年減少了120萬噸,同比下降1.54%。2020年我國豬肉產量略有下降,牛羊肉和禽肉產量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豬肉產量為4113萬噸,下降了3.34%;牛肉產量672萬噸,增長0.71%;羊肉產量492萬噸,增長0.92%;禽肉產量2361萬噸,增長5.45%。
2020年,各地積極落實生豬穩產保供各項政策措施,新建、擴建養殖場陸續建成投產,有力促進生豬產能持續回升。2020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0650萬頭,比上年末增加9610萬頭,同比增長30.96%。2020年,全國生豬出欄52704萬頭,比上年減少1715萬頭,下降3.15%。2020年,全國肉牛出欄4565萬頭,比上年增加32萬頭,同比增長了0.68%。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畜牧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咨詢報告》顯示:
2021年,中國牧業總產值5.84萬億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34.97%,牧業總產值及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012年以來新高。2021年一季度,中國畜牧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為98.9(上年同期=100);二季度,中國畜牧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為84.4(上年同期=100);三季度,中國畜牧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為71.0(上年同期=100);四季度,中國畜牧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為75.0(上年同期=100)。
近幾年我國畜牧業發展進入一定的調整期,融資熱度退減。2021年中國畜牧業獲得融資31起,較2020年減少10起;融資金額為98.38億元,較2020年減少4.02億元。2021年,中國畜牧業獲得國內融資22起,較2020年減少4起,為2015年以來新低;獲得融資金額62.38億元,較2020年減少29.50億元。
畜牧業也面臨著一些行業問題。例如,飼料行業遭遇困境,養殖成本上升;屠宰環節存在設備陳舊、衛生標準低等問題,影響肉類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此外,動保問題也逐漸受到社會關注,要求養殖場提升動物福利水平。
在新的形勢下,畜牧業養殖越來越成為提高農民收入的手段,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促進畜牧業養殖的發展加大扶持力度。技術創新將在畜牧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通過引入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養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并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此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也將推動畜牧業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發展,提升行業整體的競爭力和生產效率。
畜牧業將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面對環保政策的收緊和消費者對環保的關注,畜牧業將加強環保投入,推廣綠色養殖技術,降低養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同時,通過循環利用養殖廢棄物,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綜上所述,畜牧業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總體上是積極的。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增長、技術創新的推動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畜牧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挑戰,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應對未來的變化和挑戰。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畜牧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咨詢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