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動工業車輛簡介
工業車輛是指設計用于搬運、牽引、推頂、起升、堆垛或在貨架上分層堆垛各種貨物,帶有動力或非動力驅動裝置的輪式車輛。工業車輛主要分為機動工業車輛、牽引車、越野叉車、手動和半動力車輛和固定平臺搬運車。
工業車輛是現代物流和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工業車輛行業近年來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保持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全球物流和倉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子商務和制造業的不斷增長。
工業車輛按照是否有動力分為機動工業車輛和非機動工業車輛共九大類,其中前五大類為機動工業車輛。叉車是工業車輛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可對成件貨物進行裝卸、堆垛、牽引以及短距離運輸,還可根據特定作業要求裝設可拆換屬具。它們的特點是輪式無軌底盤上裝有起重、輸送、牽引或承載裝置,進行游動作業。
圖表:工業車輛行業分類
二、全球機動工業車輛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球機動工業車輛行業銷售量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根據世界工業車輛統計協會的數據,全球機動工業車輛銷售量從 2013 年 98.88 萬臺增長至2022 年的 200.63 萬臺,復合年均增長率達 8.18%。
圖表:2017-2022年全球機動工業車輛銷售量
三、國內機動工業車輛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對工業車輛行業管理采取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為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國家鼓勵行業加快產業結構轉型,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為行業內優秀的電動叉車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圖表:機動工業車輛行業主要政策
時間 | 政策 | 發布單位 | 主要內容 |
2021.07 | 《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 2023 年,電動車輛占比將超過內燃車輛,2025 年,電動車輛占比達到 65%以上;鋰電工業車輛在電動車輛中的占比將快速提升;工業車輛實現客制化、智能化、自動化,加快發展物流解決方案等差異化產品及中高端產品 |
2021.09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與國務院 |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綠色制造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 |
2021.12 |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通知》 | 國務院 | 以電梯、氣瓶和移動式壓力容器、叉車等為重點,建立健全特種設備質量安全管理追溯體系。推動特種設備生產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科學嚴密、反應及時的風險防范系統 |
2021.12 |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 工信部、發改委等十五部門 | 研制面向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機器人,面向半導體行業的自動搬運、智能移動與存儲等真空(潔凈)機器人,具備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產機器人,AGV、無人叉車,分揀、包裝等物流機器人,面向 3C、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大負載、輕型、柔性、雙臂、移動等協作機器人,可在轉運、打磨、裝配等工作區域內任意位置移動、實現空間任意位置和姿態可達、具有靈活抓取和操作能力的移動操作機器人 |
2021.12 |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 工信部、發改委等八部門 | 到 2025 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 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
2022.12 | 《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到 2025 年,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法治體系更加健全;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社會影響事件得到有效遏制,萬臺特種設備死亡率控制在 0.06 以下;特種設備節能環保水平顯著提高;特種設備數量年均增長 8%以上;創建 10 個以上特種設備產業集聚區,推動特種設備重點產品進出口總額增長 5%以上 |
我國機動工業車輛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形成比較成熟的產業鏈。行業上游原材料主要為鋼材,核心零部件包括發動機、輪胎、平衡重、驅動橋、轉向橋、電器元件、液壓泵閥、液壓油缸、橡塑件等核心零部件還包括電機、電池、電控。行業中游為機動工業車輛制造企業,受益于我國機動工業車輛行業的高速、高質量發展,目前產業鏈配套較為成熟,海外巨頭也紛紛在國內設廠,目前國內擁有一大批優秀的整車制造商。機動工業車輛行業下游為各終端應用,主要包括倉儲物流、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機械制造等。
《2023-2028年機動工業車輛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