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一味補益的中藥,是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其味甘、淡而性平,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應用歷史非常悠久。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在隨后的宋代、明代、清代的醫藥學典籍中都有著非常廣泛的記載。
傳統中醫藥歷來注重藥材的質量,為了保證用藥有效、安全,古代醫家建立了“道地藥材”這一概念。道地藥材是傳統公認品質優良、療效確切且產生于某一特定生態地理環境的一類中藥材。
茯苓主產于云南、安徽、湖南、廣西、貴州、湖北等地區,而云南邊境、湖北與安徽交接地區、湖南周邊地區的茯苓產量最大。湖北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實驗室對不同產地的茯苓進行研究,安徽產出的茯苓質量尤為優秀。安徽岳西是安徽省的重點中藥材生產基地,憑借著悠久的種植歷史、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安徽岳西茯苓質量精優、享譽海內外。
靖州茯苓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46.7億元
靖州栽培茯苓歷史悠久,素有“中國茯苓之鄉”之稱,享有“十方九苓,七出靖州”的美譽,是中國茯苓純菌絲種、神舟十號太空茯苓育種發源地。
近年來,靖州大力推進“一園一平臺兩基地三區四中心”和“九大體系”建設,促進茯苓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功創建茯苓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及其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茯苓質量安全示范區,“靖州茯苓產業發展”入選國家發改委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靖州茯苓產業集群獲評“湖南省中小工業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茯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22年靖州茯苓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46.7億元。目前,全縣共有5萬余人在茯苓菌種的培育、茯苓種植與貿易、茯苓產品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等領域從事相關工作,人均增收5000元。
此外,靖州年集散茯苓8萬噸,約占全國的70%,出口(含轉出口)量占全國茯苓出口總量的2/3,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種供應和技術推廣中心,有全國最完整的茯苓產業鏈條、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價格指數”信息發布平臺。
茯苓作為傳統中藥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溫中健脾、利水消腫等功效,廣泛應用于中藥制劑、保健品、食品等領域,市場需求持續增加。茯苓的市場價格會因種植面積、質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目前市場上有三種茯苓的銷售形式:鮮、干、薄。茯苓的價格因其產量和質量而略高。然而,茯苓的市場價格近年來波動很大,因此市場價格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茯苓原為野生,后改人工栽培,現主要產于大別山及云貴地區。其應用廣泛,有“十方九苓”之美譽,入選“十大楚藥”和“十大皖藥”。茯苓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茯苓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都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持,這也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茯苓為藥食兩用品種,具備滋陰補虛、利濕健脾之效。茯苓需求靠前的中成藥企業分別是中國中藥太極集團、廣藥集團中藥一廠、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茯苓的獨特藥效和廣泛的應用領域,使其在推動中醫藥現代化、促進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國家已將生物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茯苓,這一被譽為“十方九苓”、“藥膳白銀”的珍貴中藥材,在未來中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展現出了極為廣闊的前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茯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