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供應鏈金融行業受到國家層面的多項政策鼓勵,是我國融資結構改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企業的重要抓手。
作為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重要載體,各類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場所應緊抓機遇,發揮自身優勢,突破難點痛點,成為數字化戰場上的主力軍。中國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滲透率從2018年的5%增長到了2022年的30%,預計2027年將達到50%。在線供應鏈金融是公司金融的新領域,是金融業與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實體產業之間,通過信息化協同合作而協同發展的供應鏈金融的新趨勢。
在線供應鏈金融包含在線融資交易、在線支付交易、在線電子商務交易和在線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多個環節,是集成交易性金融創新產品,可滿足通過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基礎上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和集約化經營目標。
供應鏈金融是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發力點。各地聚焦重點產業鏈,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與服務。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實施包括打造服務全球的一流港口基礎設施、打造輻射全球的港航供應鏈服務體系等六大方面提升行動,鼓勵發展船舶融資租賃、債券融資、供應鏈金融等航運金融新業態,推動建立全產業鏈航運金融平臺。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的《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優化面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保險及金融服務,鼓勵企業打造汽車采購中心、交付中心、金融中心于一體的總部基地,推動建設汽車后市場生態圈。明確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產業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能較好地解決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也受到了政策的鼓勵,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比較主流的企業金融服務模式。為更好地發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化創新將成為重要方向。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在線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
在科技發展的驅動下,供應鏈金融領域創新競相奔涌,金融機構、核心企業、科技企業、供應鏈服務商等多方都在探索如何結合產業場景,以數字技術將產業鏈上下游的數以千萬計的中小微企業貫通鏈接。
當前,數字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建設主體可概括為四大類,它們各自依托不同的資源稟賦展現出獨特的優勢。首先,金融機構自主建設的平臺,諸如工商銀行的“工銀e信”與平安銀行的“平安好鏈”,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金融產品線,成為市場上的重要力量。
其次,核心企業如寶武集團旗下的歐冶金服推出的“通寶”以及廈門國貿與京東科技聯手打造的“國貿云鏈·金貿通”,基于對行業和用戶的深度了解,專注于垂直領域的精細服務。
再者,科技公司如百度旗下的度小滿供應鏈金融平臺,憑借在科技應用與產品創新方面的前瞻性,為行業帶來新鮮活力。
最后,供應鏈集成服務商構建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它們掌握著上下游的貿易關系,能夠為用戶提供全面、便捷的“一站式”服務。這四類平臺共同推動著數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全球化和互聯網的發展,企業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對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在中小企業領域,由于信用類服務的增速顯著,供應鏈金融已成為其解決融資難題的重要途徑。
據供應鏈交易行為中核心企業是否參與,可以將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融資模式分為兩大類:一是依托核心企業的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數字化變形,二是依托B2B電商平臺的新型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數字化滲透率已達45%,其他模式數字化滲透率尚不足10%。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在線供應鏈金融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