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復合材料,作為航空航天領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以其獨特的優勢在行業內得到了廣泛應用。這種材料由兩種或更多種不同性質的材料經過復合工藝而成,旨在集合各類材料的優勢并克服其潛在缺陷。一般而言,航空復合材料主要由高強度纖維材料和高性能樹脂基體共同構成。
談及纖維材料,碳纖維、玻璃纖維以及聚合物纖維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各自具備獨特的力學和物理特性,為復合材料提供了優異的性能支撐。而在樹脂基體方面,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以及聚酰亞胺樹脂等則是常見的選擇,它們能夠與纖維材料緊密結合,確保復合材料的整體性能穩定可靠。
從基體材料類型的角度來看,航空復合材料可分為有機材料基、無機非金屬材料基和金屬基復合材料三大類。這三類材料各具特色,可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此外,根據增強體的幾何形狀,航空復合材料又可分為顆粒增強型、纖維增強型和板狀復合材料三大類。這些分類方式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航空復合材料的特性,并為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航空復合材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航空復合材料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
依托國產大飛機項目的巨大成功,中國的航空航天產業迎來了迅猛發展的時期。據統計,2022年,中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制品的市場規模已攀升至601.13億元。其中,碳纖維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占據顯著地位,規模達到283.25億元,占比高達47.12%。而陶瓷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也達到了30.05億元,占比1.70%。金屬及其他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則占據了51.18%的市場份額,規模為524.05億元。
2023年,我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市場的繁榮勢頭不減,整體規模達到696.86億元。其中,碳纖維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354.49億元,占比約為50.87%,顯示出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地位。陶瓷類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雖略有下降,但仍有11.79億元,占比約為1.69%。金屬及其他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規模也將達到330.58億元,占比約為47.44%。
與此同時,我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行業產業集群的形成也日漸明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發達城市和地區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聚集地。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行業的產量和需求量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2022年,行業產量達到了19762.9噸,需求量更是增長至21660.3噸。2023年,產量進一步攀升至22660.2噸,需求量也將增長至24244.6噸。
2022年,我國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的均價為277.5萬元/噸,其中碳纖維類復合材料均價高達680.1萬元/噸,陶瓷類復合材料均價更是達到了2301.8萬元/噸,而金屬及其他復合材料的均價則為176.3萬元/噸。2023年,航空航天復合材料的均價將升至287.4萬元/噸,碳纖維類復合材料均價略有下降,為675.4萬元/噸,陶瓷類復合材料均價也有所回落,為2284.9萬元/噸,而金屬及其他復合材料的均價則保持在174.5萬元/噸。
航空復合材料行業的競爭格局日漸激烈,各種類型的復合材料如金屬基、陶瓷基以及樹脂基等,都在為爭奪市場份額而奮力角逐。在中國飛機制造產業的蓬勃推動下,高性能復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現代航空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新一代飛行器的設計中,復合材料的占比已經顯著超過50%,這足以證明復合材料在航空制造中的重要地位。預計于2027年交付的CR929飛機,其復合材料占比更是高達55%,預示著復合材料在未來航空領域的應用將更為廣泛。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眾多企業紛紛嶄露頭角。在金屬基復合材料領域,天宜上佳和西迪等企業以其卓越的技術和產品質量,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陶瓷基復合材料方面,西安鑫垚和超碼科技等企業同樣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實力。而在樹脂基復合材料領域,雙一科技和亨斯邁等企業也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優勢,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天宜上佳這家企業不僅在金屬基復合材料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主營業務還成功拓展至光伏新能源、汽車及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在推動碳陶新材料在大交通和新能源領域的產業化應用過程中,天宜上佳已經形成了四大業務板塊,展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其中,國防裝備業務板塊以天仁道和、瑞合科技為主體,專注于航空航天、海洋船舶、國防裝備等領域的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研發與生產。2022年,天宜上佳的碳基復合材料系列產品產量和銷量均實現了大幅增長,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航空復合材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