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指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些關于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落實和完善各項支持政策,著力解決民營企業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支持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國家層面之下,各地也出臺了相應政策為民企“站臺”。《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條例》將于5月1日起施行,《條例》聚焦制約廣州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土地、融資、用人等難題,全力以赴為民營經濟發展賦能解憂,為廣州民營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法治保障。《條例》提出金融支持剛性要求,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民營經濟組織貸款占比,對符合條件的民營經濟組織開展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等續貸業務。同時,采取不動產二次抵押、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等創新扶持措施,合理滿足民營經濟組織融資需求。
民營經濟的概念
民營經濟是指除了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外商和港澳臺商獨資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統稱,包括國有民營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混合所有民營經濟、民營科技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類型。民營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經濟概念和經濟形式。
民營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相結合,則正好能彌補這些劣勢,發揚自身的優勢,這就要求不同所有制經濟相互滲透、取長補短、相互協作、優勢互補、共同和諧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調整經濟發展方針、法律與政策,解放思想,制定、調整、放寬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賦予民營企業合法地位,保護個體及私營經濟合法權益,放寬民營經濟市場準入,促進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民營經濟經歷了從“0”到“56789”的發展過程。“56789”,即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與此同時,中國民營科技企業占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50%左右,全國65%左右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都來自民營企業。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民營經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2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達到92.3%;個體工商戶數量達1.22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67.3%。
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民營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貢獻了全社會70%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上可以大有作為。
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建設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快速發展,培育多元化的未來產業推進力量。
不過,目前民營企業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尤其是法治環境還須改善,民營經濟實際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相對有限,國有資本對民營企業引導不夠。
報告對我國民營經濟行業作了詳盡深入的分析,為民營經濟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要了解更多民營經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民營經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