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積極應對,推動碳中和行業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碳中和行業涉及的領域和范圍也在不斷拓寬,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交易市場是碳中和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等市場機制,有效促進了碳減排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隨著碳交易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參與碳交易,推動了碳中和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當今世界,能源與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我國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先后發布了一系列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文件和配套實施方法,不斷完善地方低碳發展制度體系,為國家低碳發展戰略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已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要求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節約能源,提高效率。在近期的二十大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習總書記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近年來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攀升,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9893.5百萬噸,較2019年增加了87.47百萬噸,同比增長0.89%,占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30.93%,較2010年的26.23%增長了4.71%,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中和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截至目前,能源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比重超過90%,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0%左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中之重,必須在實現深度脫碳新征程中擔當排頭兵重任。碳中和愿景將加速能源革命進程,通過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并舉,以更低的能源消耗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加快實現由高碳向低碳,再由低碳向零碳的轉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工業責任重大,任務艱巨。2020年我國能源結構中,風能占比13%,太陽能占比11%,水電占比17%,煤炭占比49%。
2021年10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出爐,其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是“1”,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N”,提出了明確的總體定量目標,并提出了“碳達峰十大行動”,主要涉及能源低碳化、節能和產業結構調整,這些將成為未來我國推進雙碳政策的著力點。
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綠色低碳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取向,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進行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數字技術應用創新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在未來,能源行業將加深數字化技術應用,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及自動化水平,增強碳排信息披露合規透明性,推動碳市場交易。同時,數字技術企業自身減碳效率處于較高水準,應用數字技術減少碳排放頗具潛力和發展前景。
通過簡單匡算,實現這一轉變需要未來三十年在能源基礎設施領域投資超過100萬億元以上,這意味著未來三四十年我國能源系統將發生深刻變革,煤炭、煤電、煉化等傳統領域將不可避免的發生顛覆性變化。但能源投資具有資金規模大、服役周期長、路徑鎖定效應明顯等特點,當前階段若僅以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為目標部署能源投資,將難以有效應對達峰后推進深度減排的嚴峻挑戰。特別是當前到2060年僅余40年時間,與大部分能源基礎設施的設計壽命大致相當。因此,碳中和愿景也將對當前能源投資產生直接影響,盡早行動至關重要,未來五到十年的能源投資就需要探索出超前2035年標準并對接2050年目標的解決方案。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碳中和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碳中和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企業也面臨日益嚴格的碳排放限制和環保要求,對碳中和技術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從而推動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碳中和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