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
1-2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大幅增長,出口持續改善,效益穩步提升,投資增速加快,區域營收分化明顯。
1-2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增加值增速分別比同期工業、高技術制造業高7.6個和7.1個百分點。
1-2月,主要產品中,手機產量2.34億臺,同比增長26.4%,其中智能手機產量1.72億臺,同比增長31.3%;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4381萬臺,同比下降1.3%;集成電路產量704.2億塊,同比增長16.5%。
1-2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4.8%,比同期工業低5.2個百分點,較2023年提高1.5個百分點。
據海關統計,1-2月,我國出口筆記本電腦1908萬臺,同比增長7%;出口手機1.24億臺,同比增長12.8%;出口集成電路394億個,同比增長6.3%。
1-2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14萬億元,同比增長8.2%;營業成本1.89萬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利潤總額418.1億元,同比增長2.1倍,疊加同期低基數效應下實現倍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2%。
1-2月,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8%,恢復兩位數增長,比同期工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高2.9個和4.8百分點。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研究報告》分析:
1-2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東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4907億元,同比增長13.7%;中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3497億元,同比下降2.9%;西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2837億元,同比下降2.7%;東北地區實現營業收入118.9億元,同比增加4.6%。四個地區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占全國比重分別為69.8%、16.4%、13.3%和0.6%。
電子信息制造業在數字經濟的劃分中,從屬于數字產業化領域,而其市場需求跨越到了產業數字化一端。行業內部包括電子元器件、電子材料、電子設備等,上游主要有單晶硅、多晶硅、半導體分立器件、集成電路等子行業,應用于硬盤存儲器、移動手機、移動通信基站、微波終端機等等子行業。這些環節,既要服務于對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升級,也是數字經濟的先導產業,因此電子信息制造業面臨著雙重機遇。
數字化以各類終端的電子化、智能化為基礎,5G背景下"電子+"趨勢明確。提出的"電子+"即指通過電子、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非電子產品電子化、簡單電子產品智能化的過程。基于5G所實現"低延遲、大帶寬、廣連接"將為生產設備、消費終端等萬物互聯創造網絡環境,這兩年快速興起的智能手表、智能汽車等均是"電子+"趨勢的具體體現,而這一趨勢也將為生產、生活等各類場景的數字化奠定基礎,有效拓寬電子產業鏈公司的下游市場空間,真正實現先進制造能力向其他傳統非電子制造業的外溢。
當前,電子信息制造業仍面臨需求不振、預期轉弱、增勢放緩等挑戰,保持行業穩定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
工信部:培育壯大先進計算、虛擬現實等新增長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財政部編制了《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系統謀劃兩年期穩增長舉措,下一步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努力擴大有效需求。依托技術和產品形態創新,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培育壯大先進計算、虛擬現實等新增長點。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優化電子整機出口產品結構,推動光伏、鋰電等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
二是提升行業供給水平。堅持創新引領,加快信息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加強前瞻性產業布局。加快關鍵材料設備、工藝薄弱環節突破,優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布局,保障高質量產品供給。
三是完善產業生態體系。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中下游融通發展,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重點推進集群培育提升工作。通過舉辦產業轉移對接活動,推動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
四是優化產業政策環境。持續做好電子信息技術標準工作,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電子信息制造業投入,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企業水平。鼓勵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現代學徒制試點計劃,營造促進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報告對國際、國內電子信息制造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想要了解更多電子信息制造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