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是一種楝科香椿屬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原產于中國,現在不僅在野外廣泛分布,也有人工栽培。它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華北、華東、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區,同時在朝鮮也有分布。
香椿的樹皮粗糙,呈深褐色,有羽毛狀的復葉,其花瓣為白色,長圓形,而果實則為窄橢圓形,深褐色,具有蒼白色的小皮孔。香椿的幼芽嫩葉具有濃郁的芳香氣味,被視為一種傳統的“樹頭菜”,是時令名品,其食用方式多樣,可鮮食、腌制或作為配菜炒制等。
從營養價值角度來看,香椿不僅維生素含量豐富,還含有鈣、磷、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因此具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潤膚明目、殺蟲等多種藥用價值和食用效果。在中醫理論中,香椿也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化濕殺蟲、收斂止血、止瀉止癡等作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香椿種植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香椿喜光、喜溫、較耐濕,適宜生長在河邊、宅院周圍等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且一般采用種子繁殖的方法進行繁殖。據統計,全國香椿種植面積60萬畝,大竹縣占比20%。2020年全縣香椿鮮芽銷售1.1萬噸,產值3億元,全產業鏈產值超7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30%。種植戶人均香椿年收入3500元以上,扶貧解困30個貧困村1.8萬貧困戶5.25萬人,10余萬農戶吃上了“香椿飯”,香椿已成為大竹縣第一特色經濟作物和最靚麗的“產業下鄉名片”。
大竹縣石河鎮是大竹縣香椿種植示范區、產業核心區、萬畝優質香椿示范基地,連片種植面積4萬畝,覆蓋農戶90%以上,農戶60%的土地都種上了香椿。香椿采收季節,吸引了全國大小經銷商1000人左右前來采購,交易區每天成交量約50萬公斤,年產值3億元。
香椿屬應季蔬菜,生得“講究”,對時令要求卡得嚴格,發芽時間會因各地氣候溫度不同而不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香椿采收期集中在3月中旬—4月中旬,而黃河流域的香椿發芽較遲,采收期則在4月初—4月底,但不論何處,香椿的實際消費時間都只有一個月左右,過了季,香椿芽就會開始變老,味道變差。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對香椿營養價值的認可,香椿的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時,香椿的種植技術也在不斷提高,使得香椿的產量和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近年來,我國香椿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量和產值穩步提升,貴州安龍、阜陽太和、黃石大王、達州大竹等地已頗具規模,而山東省是全國著名香椿產區,香椿產業產值處于全國前列,發展勢頭更是迅猛。
早春的香椿芽價格可達100元每斤,后期的香椿芽也可達到20-30元每斤。這樣的價格使得種植香椿的農戶獲得了較高的收益,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種植熱情。為了探索香椿反季節銷售的破題路徑,像淄川西河、太河等鎮,也曾嘗試過“大棚香椿”的種植做法。目前國內香椿大棚數量較少,市場空間巨大,據西河鎮工作人員介紹,每座大棚一年能夠持續9個月產出香椿,年產量6000—8000斤,在冬季供不應求之時,通過大棚種植,每斤香椿的銷售價格能達到40—50元之間,平均年收入可達15萬元。
此外,香椿的出口潛力也在被逐漸發掘。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和貿易的擴大,香椿的國際市場也在逐步打開。一些地區的香椿已經開始出口到加拿大、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這不僅增加了創匯收入,同時也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香椿種植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