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也叫“地區經濟”。指分布于各個行政區域的那部分國民經濟。它的形成是勞動地域分工的結果。在長期的社會經濟活動中,由于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經濟等方面聯系比較頻繁的居民區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
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縮影,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區域經濟的效果,并不單純反映在經濟指標上,還要綜合考慮社會總體經濟效益和地區性的生態效益。按照我國協調發展的規劃,區域重大戰略主要解決的是動力源的問題。現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板塊在整個中國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動力源。
今年前5個月,長三角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達6.4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6.1%,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6.6%。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8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占同期全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的34.5%;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96萬億元,同比增長5.5%,占同期全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總值的37.1%。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1.56萬億元,同比增長8.4%,占全國同類商品進出口總值的35.2%。
區域協調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環。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深化實施一系列區域重大戰略,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以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旨在構建更加均衡、協同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與此同時,我國不斷完善并優化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系,確保各地區能夠根據自身特色與優勢,實現錯位發展、互補共進。這些政策舉措不僅有助于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還推動了區域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構建高質量的區域經濟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彰顯,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效。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東部與中部、西部地區之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縮小至2022年的1.50、1.64。
2023年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首次突破30萬億元、同比增長5.7%,占全國比重24.4%,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長三角地區萬億之城達到9個、占全國1/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由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共同構成的長三角戰略科技力量穩步壯大;啟動實施第二批28個聯合攻關項目,其中圍繞三大先導產業領域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等需求,共同布局實施8個攻關項目。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區域經濟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從區域協調發展的三大目標看,中西部地區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這讓城市圈、都市圈與縣域經濟一同肩負起城鎮化“下半場”,積極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之重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區域經濟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