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作為清潔低碳的化石能源,是接替高碳能源、保障能源供應的重要部分。2023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國際天然氣價格明顯回落,推動天然氣需求止跌回升。初步統計,全國天然氣消費規模3919億立方米,比2022年增長289億立方米,增速8%,重回增長軌道。
天然氣發電是利用天然氣作為燃料來產生電力的過程。天然氣發電的過程主要包括將天然氣輸送到發電設備中,然后在設備內部燃燒天然氣,產生的熱能會驅動渦輪機轉動,進而帶動發電機發電。
在我國現有能源體系中,火電仍然是能源保供的絕對主力,除了人們熟悉的煤電外,天然氣發電也屬于火電的一種,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發展天然氣產業符合我國“減煤、控油、增氣”的能源發展政策,符合“雙碳”目標背景下的綠色發展理念。
發電用氣主要供應燃氣電廠和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由于氣電相對煤電、可再生電經濟性處于劣勢,其用氣量主要由電力供需情況決定。2023年上半年國內降水持續偏少,水電發電量下降22.9%,電力供需缺口擴大帶動氣電需求增長,同比增速達到12.8%;下半年隨著水電出力改善,氣電需求快速回落,用氣量與2022年同期持平。
初步統計2023全年發電用氣量632億立方米,比2022年增長4.3%;在天然氣總消費量中占比16.1%,比2022年下降0.5個百分點。
我國的能耗現狀和資源條件,決定了與歐洲能源轉型之路有別,燃煤發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完全退出,天然氣可作為調峰資源,助力解決冬季電力調峰和城鎮集中供熱。在天然氣發電成本構成中,燃料成本占比最高。天然氣價格高企和氣源緊張是制約天然氣發展的最大因素。例如,深南電A公開的2022年財務數據中,公司營業成本的主要構成為天然氣成本,2022年公司天然氣成本在營業成本中占比為82.17%。
面對燃料成本高企, 多地采用財政補貼方式應對。深圳市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鼓勵廣大發電企業落實電力保供。針對市場化燃氣機組,從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給予0.064元/千瓦時的年度合同成本疏導補償;根據廣東省電力交易中心的數據,從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運行期間,在原有氣機變動補償的基礎上疊加0.058元/千瓦時。
《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國累計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50億千瓦,較2020年新增0.52億千瓦,年均復合增速在9%左右。
根據“十四五”能源規劃,未來我國新能源發展將以大型風光基地為依托,更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無疑需要更多調節性電源。提升靈活性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需求,但因風光等可再生能源波動性、隨機性較強,一段時期內還需調節性電源替補出力。因此,根據對電源結構需求和調整,“十四五”期間,不少省市均不同程度加碼天然氣發電布局。
作為天然氣發電大省,廣東“十四五”期間電力需求預計年均增長在 4.5%-5%。廣東省“十四五”能源規劃也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天然氣發電,新增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約3600萬千瓦。
隨著天然氣發電的環保、安全、靈活等優勢日益凸顯以及雙碳戰略等政策的持續頒布,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逐漸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