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及“十四五”規劃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新的、全面系統的規劃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國土壤修復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本文旨在通過具體數據對中國土壤修復產業鏈進行深入分析,并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上游環節主要包括土壤修復設備和藥劑的研發與生產。據參考文章2顯示,土壤修復從業單位已超過1萬家,這些單位中不乏專注于設備和藥劑研發與生產的企業隨著土壤修復市場的擴大,這一領域的企業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中游環節主要包括土壤修復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監理等。根據參考數據,2021年全國開展公開招投標的土壤治理修復項目共計3626個,這一數據表明,土壤修復工程的市場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同時,一些綜合性企業如建工修復、森特股份等,在土壤修復行業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他們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土壤修復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監理等多個方面。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土壤修復市場投資策略及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下游環節主要包括土壤修復后的監測和評估工作。雖然關于這一環節的具體數據較少,但考慮到土壤修復項目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監測和評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專業的環保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土壤修復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通過科學的方法對修復后的土壤進行監測和評估,確保土壤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
即便如此,近年來中國土壤修復行業依然在蓬勃發。據統計,2023年土壤修復行業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工程,資金額約126.1億元,項目數262個,但2023年的土壤污染防治資金和水污染防治資金分別為30.8億元和170億元,相比2022年的44億元和180億元有所下降。
為了促進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生態環境部牽頭組織編制了《“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為各部門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提供了全方位指導。國家相關管理部門也頒布了土壤修復行業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術指導文件,主要涉及行業規范管理、資金支持和技術提升等幾方面。
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企業投資土壤修復項目。根據參考文章2,2016年中央財政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專項預算項目,預算數為90.89億元,到2023年,雖然預算金額有所減少,但仍有30.8億元的資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這些資金為土壤修復項目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持。
政府還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促進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組織謀劃和工作部署,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積極聯合有關部門共同促進并按照分工推動全過程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這些政策為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國土壤修復工程多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以下簡稱“EPC模式”),與傳統建筑行業相似,該模式易導致經營生產的不穩定,長期來看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在現有行業發展背景下,緊跟國家政策導向與行業發展需求,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將成為行業從業單位的新機遇。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土壤修復市場投資策略及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