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進程不斷推進,涉及綠色能源的鋰、鈷、鎳等關鍵金屬需求量大幅提升。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40年,清潔能源所需礦產資源量占礦產資源總需求量的比例將高達40%至90%,電池所需的礦產資源量將增長33倍,其中,鎳、鈷、錳的需求量將分別增長140倍、70倍和58倍。
鋰是一種重要的能源金屬,它在高能鋰電池、受控熱核反應中的應用使鋰成為解決人類長期能源供給的重要原料。鋰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冶煉、制冷、原子能、航天和陶瓷、玻璃、潤滑脂、橡膠、焊接、醫藥、電池等行業,全世界有鋰礦資源的國家不足十家,亞洲中國獨有。
鋰礦是指自然生成的可以經濟開采的鋰資源,在自然界中已發現鋰礦物和含鋰礦有150多種。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最新統計,2022年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約為2,600萬噸。智利居于首位,儲量約為930萬噸,占比36%;澳大利亞居于次席,儲量620萬噸,占比24%;阿根廷、中國分列3、4位,儲量均為270、200萬噸,占比10%、8%。
2023年全年中國鋰礦石進口數量為441.51萬噸
2023年12月中國鋰礦石進口數量為42.30萬噸,環比增加14.07%,同比增加32.65%。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28.80萬噸,環比增加36.4%,同比增加11.2%。自巴西進口1.09萬噸,環比減少70.6%,同比減少4.6%。
2023年全年中國鋰礦石進口數量為441.51萬噸,同比增加51.0%。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347.50萬噸,同比增加35.8%,從巴西進口17.04萬噸,同比增加29.2%。另外,從尼日利亞進口21.64萬噸,同比增加179.4%,從津巴布韋進口39.32萬噸,同比增加569.9%。
全球鋰礦生產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等國,而非洲、亞洲、北美等地區同樣擁有龐大的鋰資源儲量。近年來,被稱為“白色石油”的鋰資源開發持續火熱,除傳統鋰礦產地外,北美、非洲,以及南亞都成為鋰資源開發最新熱土。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鋰產量約為86萬噸碳酸鋰當量,而隨著需求不斷擴大,全球鋰資源開發也日漸活躍。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鋰礦投產項目已達40多個,預計2025年后全球鋰礦投產項目將超過100個。
中國鋰資源非常豐富。鹽湖鹵水鋰礦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湖北等省。礦物鋰礦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鋰產業鏈鏈條較長,涉及礦石采礦、冶煉加工、材料合成、電池制造以及整車等環節,一體化可以單獨覆蓋所有環節,也可以是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以尋求最優解。
隨著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鋰礦的市場需求呈現出強勁增長勢頭。2023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售量比重達31.6%,較2022年提升6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041萬輛,占汽車保有量比重為6.1%,較2022年底提升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提升拉動了鋰電池產業鏈的景氣度,動力電池需求占比逐年擴大,成為鋰消費市場主要的增長驅動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鋰礦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2023年,我國碳酸鋰產能110萬噸,產量51.79萬噸,產量同比增長31.1%;氫氧化鋰產能70萬噸,產量31.96萬噸,產量同比增長30.1%;氯化鋰產能2.5萬噸,產量1.75萬噸,產量同比下降21.2%。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全球降碳趨勢下,上游鋰資源成長性顯現,鋰需求增長剛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鋰礦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