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產業園,是主要用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園區,又被稱為高科技工業園。這些園區主要以開放環境和智力密集的條件為基礎,依靠國內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吸收國外的科技、資金、管理手段和經驗。它們通過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吸引高新企業入駐,以達到軟硬環境的局部升級,進而將最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
截至2023年11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達178家。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12.33萬億元,同比增長7.11%。依托國家高新區,一批高科技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力量。
從基地平臺看,聚集了近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7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從研發投入看,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投入超萬億元。從成果產出看,智能機器人、衛星導航等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在高新區加速產業化。
我國出臺行動計劃促進高質量建設國家級新區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目前全國共19個,包括上海浦東、河北雄安新區和天津濱海、重慶兩江、浙江舟山群島等。2023年,19個國家級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萬億元,占全國總量的5%。
3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發布《促進國家級新區高質量建設行動計劃》,推動國家級新區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桿。
行動計劃從3方面明確了多項重點任務:
在增強新區科技和產業競爭力上,包括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推動跨區域高水平協同創新、鞏固提升新區千億級及主導產業競爭優勢、支持新區優化重點產業布局、有序推進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支持中西部和東北的新區提升產業承接和培育能力、鼓勵中央企業深化與新區合作等。
在多措并舉擴大有效需求上,包括高水平謀劃和建設重大項目、常態化開展項目建設靠前服務、創新方式對接引進投資項目、推動特色消費擴容提質、培育消費新業態、進一步發揮臨港和開放平臺優勢、創新拓展雙多邊合作模式和領域、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和展示渠道等。
在支持新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上,包括扎實推進實施綜合改革試點試驗、賦予新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實施人才引進專項政策、提高新區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資金支持保障力度、深入推進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改革創新措施等。
“十四五”末國家高新區數量將達到220家左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因改革開放而興的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我國實體經濟的主要陣地,也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在支撐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都需要物理空間載體來實現,很重要的形式就是產業園區。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宏觀背景下,產業園區的發展建設,將更深層次地融入國家戰略,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末,國家高新區數量達到220家左右,實現東部大部分地級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級市基本覆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