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5萬場,發布崗位1600萬個。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地的招聘會上,不少企業對創新型技能人才“求賢若渴”。
在浙江的一場招聘會上,500多家招聘企業早早入場,共計提供20000多個工作崗位。這場招聘中,有70%的崗位是招聘技工以及研發工程師等中高端人才。
浙江寧波某儲能科技公司總經理助理 舒孝瑜:主要招聘研發、設計、銷售、后端人才,最高的一個崗位待遇年薪在40萬元以上。
浙江慈溪某家電企業管理中心總監 余杰:第一是高端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第二是一線產業工人的需求。接下來幾年,我們企業對智能化、數字化的人才有大量需求,市場很欠缺。
不少求職者表示,面對目前就業市場用工需求的變化,一方面要調整心態,同時也要加強新技術的學習。
在安徽阜陽的一場招聘會上,240多家企業提供了超過2.8萬個崗位,其中新能源、智能制造類的崗位需求量較大。
安徽省阜陽市某科技公司人力資源經理 喬龍娥:需求最大的是一線的生產員工、質檢員、工程師。基層員工一般到手工資是5000元起。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支持14所高校與企業共建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這標志著工程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戰略向縱深推進,將有利于激發高校和企業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實現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評價標準等深層變革。
國內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籌建參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深入推進內部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工程實踐創新,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面向急需關鍵核心領域,涉及集成電路、智能制造、航天航空、航空發動機、船舶海洋、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核能核技術、新材料、醫藥醫療、網絡安全等關鍵技術和前沿領域。相關領域的突破具有復雜性、艱巨性的特點,必須聚焦中心、瞄準前沿、合力攻關。
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列舉了三方面成果,分別是:
一是融合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例如,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覆蓋廣泛、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和光纖網絡,建成5G基站超過305萬個等。
二是融合程度持續拓展深化。成果包括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個,工業互聯網應用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等。
三是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完善。例如,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數字化轉型、企業數據管理等政策文件接續發布等。
不少地方還進一步細化2023年數字經濟發展目標。例如,《2023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對基礎支撐、核心產業、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列出目標,其中提出,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力爭突破8000億元,先進計算、軟件產業規模均超過500億元等。重慶提出,2023年力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增長20%,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7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顯示
《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百強園區中,國家高新區占52席,國家級經開區為48席。1-20名中,國家高新區數量達13席。21-70名中,國家高新區占27席,國家級經開區占23席。71-100名中,國家級經開區占18席。百強園區中千億級園區已達54個,較上年增長6個。
《報告》顯示,今年共有54個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園區,較上年增長6個。 67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家的園區,較上年增長2個,49個進出口額超過500億元的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較上年增長9個。
百強中52家國家高新區的企業營業收入達379336億元,占所有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的77%;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92714家,占所有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81%;入榜經開區的出口額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出口的60%。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域分布方面,報告顯示,江蘇省占19席,其后依次為廣東省、浙江省、湖北省、山東省,入榜園區數量分別為9席、8席、8席、7席。甘肅省、青海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西藏自治區未有園區入榜。
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域實力看,1-30名中,江蘇省占6席,在發展質量和數量方面保持高位,與廣東省(4席)、山東省(4席)共同組成園區百強的“頭部陣營”。
東部地區的北上廣領先園區保持優勢,江蘇、浙江需重點關注腰部園區。中部地區總體實力持續提升,安徽、湖北兩省進位明顯。西部地區省會城市頭部園區相對穩定,整體略有下滑態勢。東北地區遼寧領跑東北地區,各省分化較為明顯。
高技術制造業的市場分析指出,這與中國加大服務業開放程度密切相關。接下來,隨著更多政策的利好,更多高科技行業的外資企業有望加速進入。
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8%,增速比固定資產投資高17.7個百分點,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3.850,0.00,0.00%)。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8.8%,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增長28.0%,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20.2%。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園企業的數量在快速增加,我國平均每年新增1.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已經達到27.5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園科技型中小企業有22.3萬家;高新技術產業園企業營業總收入51.3萬億元。
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預測未來業務的市場前景,以幫助客戶撥開政策迷霧,尋找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的投資商機。
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企業在激烈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更多高新技術產業園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請關注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7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