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統計口徑中,大豆屬于糧食范疇;在國際上,糧食單指谷物,大豆則是油料和飼料來源。在我國幾大糧食作物中,水稻、小麥、玉米均實現了相當高的自給率,唯獨大豆85%的消費量要靠進口,已成為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
我國大豆面積達1.57億畝,同比增345.1萬畝,其中高油高產大豆面積2000多萬畝、同比增500萬畝左右。大豆產量連續2年創新高。2023年產量達到2084萬噸,比上年增加56萬噸,連續兩年超2000萬噸,高油高產大豆增加較多。
大豆加工行業發展概況
俗話說,寧可食無肉,不能餐無豆。大豆及其制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大豆加工是一個涉及多個步驟和多種產品的過程,旨在通過物理、化學或微生物學處理,使大豆更適合食用或成為符合作其他食品原料要求的產品。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加工國,從目前食用油的消費需求看,正常年景下我國大約每年需要加工1.4億萬噸油料,其中大豆榨油加工量約為1億噸。
大豆加工主要分為粗加工和深加工兩部分。粗加工主要包括提取豆油和分離豆粕。深加工則涵蓋更多種類的產品,如大豆蛋白質產品、大豆磷脂產品、發酵豆制品和非發酵豆制品等。此外,大豆還可以加工成豆粉,用于提高面粉、玉米粉、面包、糕點等食品的營養價值和質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大豆加工行業發展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的入統企業擁有大豆加工能力為11697.1萬噸(估計全國的大豆加工能力約為1.5億噸)。2020/2021年度我國食用油的消費總量為4254.5萬噸,其中大豆油的消費量為1870萬噸,占消費總量的44%,大豆油在我國食用油消費中起到了半壁江山的作用。
消費需求的升級刺激了大豆加工在食品中的應用,食品生產商既希望借助大豆的功能特性改善制品風味和物理特性,也希望借助大豆高蛋白含量特點提高豆制品營養價值,增強對消費者吸引力。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大豆消費量為38017萬噸(約合3.8億噸),大豆壓榨量為32927.7萬噸(約合3.3億噸),豆粕消費量為25278.9萬噸(約合2.53億噸),豆油消費量為6038.9萬噸。中國大豆消費量為11658.9萬噸(約合1.17億噸),大豆壓榨量為9600萬噸,豆粕消費量為7508.2萬噸,豆油消費量為1780萬噸——均居全球首位。
大豆加工企業是國產大豆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從大豆壓榨企業分布來看,我國壓榨企業產業集中度較高,根據2022年中糧油脂數據顯示,我國前十大壓榨集團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86%,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糧集團、益海嘉里和中儲糧,產能占比分別為20%,11%和9%。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環渤海地區、華東沿海地區、華南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區五大進口大豆壓榨區域布局。
此外,根據中國豆委會公布的2022年我國豆制品企業50強數據顯示:我國豆制品加工主要東北產業區、東南沿海產業區和川湘產業區等三大區域。從省域分布來看,江蘇省、湖南省、山東省、安徽省、黑龍江省全國豆制品50強企業較多。
目前,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正在加快制定《蛋白加工用大豆原料》《大豆分離蛋白加工技術規程》行業標準,促進大豆蛋白加工的標準化、優質化、規模化發展。
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大豆加工效能?從上游看,要強化專用化種植、采收和收儲意識,進一步挖掘原料品質特性、明確用途;從中下游看,高品質功能性產品的市場發展空間較大,需要促進大豆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躍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大豆加工行業發展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