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迎來復蘇期,上半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205元,增長16.2%,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3%,在9個文化行業大類中,以接觸性、聚集性服務為主的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行業營業收入保持增長態勢,比上年同期增長76.2%。
文化產品,廣義的文化產品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提供給社會的可見產品,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精神產品;狹義的文化產品專指精神產品, 純粹實用的生產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資材等,一般不稱為文化產品。
文化產品交易是文化產權交易的一部分,主要涉及文化產權的買賣。文化產權包括版權、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非物質資產,這些資產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具有重要價值。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文化產品交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文化產品交易的意義在于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和發展。通過文化產品交易,可以促進文化創意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國內外文化產品交易市場主要包括藝術品交易、出版物交易、影視劇交易等。其中,藝術品交易是最為成熟的領域之一,其交易方式包括拍賣、畫廊銷售、藝術品博覽會等。出版物交易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進行,其交易方式包括版權交易、電子書銷售、紙質書銷售等。影視劇交易則可以通過電影節、電視節等平臺進行,其交易方式包括版權購買、版權出售、合作拍攝等。
2022年商務部等27個部門印發的《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要“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并且針對數字文化貿易各細分領域,包括網絡文學、網絡視聽、網絡音樂、網絡表演、網絡游戲、數字電影、數字動漫、數字出版、線上演播、電子競技等均提出了發展舉措。目前中國文化企業在數字化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就,對外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也正在快速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文化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也不斷增加,為文化產品交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023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市場運行回穩,書畫份額增大,但價格行情出現下調。2023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活動恢復常態,拍賣市場呈現回升之勢。本年度15家公司春秋兩季大拍共推出拍賣專場445個,上拍76345件(套),成交58735(套),成交率76.93%,成交額180.67億元,較上年拍賣專場增加90個,上拍量增長25.88%,成交量增長23.65%,成交額增長6.00%。
作為最大板塊的中國書畫,15家公司共成交97.11億元,占比53.75%,較上年提升5.24個百分點,是企穩2023年拍賣市場規模的主要力量;信札手稿成交額增長112.77%,成為年度內增長幅度最大的板塊,文房清供緊隨其后,增長88.02%;然而,瓷玉珍玩、油畫及當代藝術成交額為21.46億元、18.51億元,分別下降13.07%、20.26%,兩者市場份額共減少6個百分點。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數據,2002~2021年全球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的進出口貿易規模呈擴大趨勢。中國在全球市場文化創意產品進出口貿易額中的占比總體呈上升態勢,出口總額接近4成;數字文化貿易快速發展,開啟文化貿易發展新格局;線上演藝打開對外貿易新渠道。
2002~2021年,中國文化創意產品進出口貿易額也呈現增加的總體趨勢。從整體上看,中國文化創意產品進出口貿易額在全球所占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出口貿易額占比。
近年來,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數字經濟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也使得數字經濟與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數字文化產品充分受益于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發展,有望不斷促進以中華經典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傳播,逐步轉型升級形成全新的數字消費產業,預計2026年市場空間有望達到800億元。隨著國家政策支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經典文化消費需求旺盛、區塊鏈技術發展等諸多機遇涌現,行業發展動力強勁,投資價值凸顯。
對中國而言,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具有現代科技化、網絡智能化特征的創新產品,對于帶動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文化產品交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