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简介:
经营机构的数量反映着市场供给的结构。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人身保险公司可以经营健康险业务,财产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经营短期健康险。从经营机构数量来看,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人身保险公司从2011年的58家增加到2016年的77家,2011年到2016年间我国财险公司的数量从57家增加到79家,其中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公司从2011年的37家增加到2014年的51家,经营健康险的机构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截至2015年8月,保监会备案销售的健康险产品涵盖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总计2300多种产品。
从业务规模来看,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4042.5亿元,同比增长67.71%。在耀眼的数据背后值得注意的是,人身保险公司理财型或中短期健康险产品的占比过高,可能会导致一种健康险业务发展较快的错觉。
2015年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次试点商业健康保险个人税收优惠政策。区别于非税优健康险,税优健康险仅限于医疗保险,采用万能险方式,要求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充分反映了健康险满足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需求的重要使命和介入医疗行为管控的艰巨任务。
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20日,31个试点城市的税优健康险总保费规模仅为0.71亿元,大约有4.4万人承保,人均保费约为1618元,这反映出尽管税优健康险优势明显,但业务规模还十分有限。
2016年12月保监会召开税优健康险试点工作座谈会,指出税优健康险保障效果正逐步显现,参保群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对减轻参保人医疗负担效果明显,群众获得感强,同时,试点中存在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优惠力度不够、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业务系统不成熟等问题,这阻碍了税优健康险的进一步发展。
案例调研内容:
近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渗透率提升迅速,但是基本医疗保险的应用范围有限,商业保险近年来作为基本医疗保险最为有力补充,受到市场欢迎,但是市场渗透率与基本医疗保险有巨大差距,而且区域居民对于商业医疗保险的接受程度不一,因此每一个区域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开发,都需要先进行基本消费者调研,问卷调研就是最为效率、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执行手段。
调研方法与执行周期:
中研普华受到多家医疗保险机构的委托,为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商业医疗保险覆盖情况和用户需求倾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每个城市的样本数量超过1000个。
截止2016年12月,中研普华已经累计在北京、上海、青岛、济南、烟台、深圳、武汉、重庆、广州、无锡等近20个城市完成过1000份/城市的医保样本问卷调查。
通过中研普华成熟的220个城市执行点,每个城市的项目执行时间,有效的缩减到了14天/1000份问卷。
调研对象属性:
年龄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18-23周岁占比8%,24-30周岁占比28.50%,30-40周岁占比22.60%,40-50周岁占比25.70%,50-60周岁占比15.20%;男性占比48.32%,女性占比51.68%。
调研结果:
由于多个城市丰富的执行经验,中研普华与多家保险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且每年固定时期内需要帮助企业对当地或者异地市场的保险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为多家客户提供长期有效的市场信息。
根据中研普华长期提供的有效市场信息,多个客户在2016年区域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部分客户的区域市场份额上升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