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一類對人體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定居于腸道、生殖道等人體部位,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產生有利于健康的作用。益生菌的定義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給出,即“活的微生物,當給予足夠的量時,可以對宿主健康有益”。
益生菌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將朝著多樣化和高度活性的方向發展。高活性、高穩定性的益生菌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有助于確保益生菌在體內的存活和發揮作用。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益生菌的研究和應用將逐漸走向個體化和精準干預的方向。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益生菌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一、市場發展現狀
全球市場規模:
2024年全球益生菌成分市場規模達21.9億美元,預計2024~2029年復合年增長率為6.9%。
2022年全球益生菌市場規模達到602.3億美元,預計從2022~2030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將以8.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2024年全球嬰幼兒和女性用益生菌市場規模將達到54.6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70.4億元,2024~2030期間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33%。
中國市場規模:
我國益生菌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增長,從2017年的553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88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6.6%。
2020年,國內益生菌產品的整體市場規模約為879.8億元人民幣。
2022年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65億元人民幣。
市場調研機構預計,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產業產值將超過77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將超過25%。
歐睿國際的數據表明,當前中國益生菌消費市場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并且仍在以每年11%~12%的速度快速增長。
市場競爭:
益生菌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外資品牌如杜邦、科漢森等憑借其在益生菌研發和生產方面的優勢,長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杜邦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約為50%,科漢森約為35%,兩家合計市場份額達到85%。
國內品牌如微康益生菌、蔚藍生物、潤盈生物、科拓生物、伊利、蒙牛、光明等也在積極爭取市場份額,但整體實力與外資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新興品牌不斷涌現,線上銷售渠道快速發展,直播帶貨、社群電商等新型銷售模式逐漸興起。
二、市場前景
消費者需求: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提高,益生菌產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以及營銷渠道的多樣化,益生菌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政策支持:隨著益生菌市場的不斷發展,政府部門對市場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預計未來對益生菌產品的法規政策將進一步完善和明確,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科研創新:國內外益生菌品牌紛紛加大研發和市場投入,通過技術創新和營銷創新來提升競爭力。越來越多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涵蓋了傳統的益生菌片劑、膠囊等劑型,以及口服液、口香糖、牙膏等新形式的產品。
產業鏈:益生菌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葡萄糖、蛋白粉、蔗糖等益生菌發酵原料生產商以及培養基、發酵罐等設備提供商;中游為益生菌及相關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下游主要系益生菌食品、膳食補充劑及藥品、動植物用益生菌原料等。
企業分布:從企業區域分布來看,益生菌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和山東省,其次為上海、江蘇、浙江等東部地區。
法規政策:隨著益生菌市場的不斷發展,政府部門對市場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相關法規政策逐步完善,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發展趨勢
個性化定制:未來,益生菌產品將趨向于根據個體的基因、微生物群、健康狀況等進行個性化定制。通過精準醫學和微生物組研究的發展,嬰幼兒和女性的益生菌需求將被更精確地識別,定制配方可以滿足更細致的健康需求。
多功能產品:益生菌產品將越來越多地與其他功能成分如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等相結合,打造多功能健康產品。這種趨勢可以提高產品的整體健康效果,增強益生菌在不同健康場景下的應用。
微囊化和穩定性提升:為了提高益生菌在各種環境下的生存率,未來將有更多微囊化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延長益生菌在不同溫度、酸性條件下的穩定性,適合嬰幼兒奶粉、女性膳食補充劑等特殊產品的需求。
數字健康監測與益生菌干預結合:未來,益生菌產品可能會與數字健康設備結合,通過實時監測腸道健康或整體代謝狀態,給予及時的健康反饋,并適時調整益生菌的配方和用量。
綜上,益生菌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未來,隨著消費者對益生菌產品的認知度提高和市場的規范化發展,益生菌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想了解更多中國益生菌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益生菌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報告對我國益生菌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益生菌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