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機場發展指數2024》顯示,“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機場發展指數2024”為106.65,數據來源為2023年度的可獲取數據,并以2019年為對比基期。該指數結果較2019年基期增長6.65%,反映出中國機場發展整體狀態已超疫情前水平。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旅行需求逐漸上升,國內航空市場不斷發展,乘客量不斷上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場支持。
民用航空機場建設是指規劃、設計、建設、裝備和運營機場設施的全過程,旨在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的航空交通樞紐,支持乘客和貨物的運輸需求。機場建設涉及土地、空域、航路、空管等資源的規劃,通常由民航地區管理局批復,過程較為復雜。
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現狀分析
2023年是民航業歷經疫情沖擊后固本培元、恢復發展的關鍵一年。2023年,民航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8.3%、146.1%、21%,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1.9%、93.9%、97.6%。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國內航線客運規模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比2019年增長1.5%。國際客運航班從2023年年初的每周不到500班恢復至每周4600余班,復航國家數量達到疫情前89.2%。中美定期直飛客班增至每周63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恢復水平高于國際航線整體水平6.2個百分點。
2024年上半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長11.9%、9%和18.7%,預計全年旅客運輸量達7億人次,將創歷史新高。
機場的收入主要由航空性收入與非航空性收入組成。航空性收入具體包括起降費、停場費、客橋費、安檢費等,收費標準按照民航局相關文件規定,實行政府指導價;非航空性收入是指延伸的商業、辦公室租賃、值機柜臺出租等,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
傳統的民用機場商業模式主要包括航空業務、地勤服務、廣告等收入來源。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一些機場開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如物流、電商、旅游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當前,民用機場行業面臨著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內市場方面,各大城市都在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新建或擴建機場,以吸引更多國內外航班。國際市場方面,許多大型航空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最具成本效益的機場合作,這也加劇了機場之間的競爭。
隨著民用運輸快速發展,大量樞紐機場面臨改擴建、開辟航班增多、航班密度加大,帶來新增的噪聲、廢氣治理等難題。
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未來,中國民用航空機場建設將呈現智能化升級和綠色化轉型的趨勢。智能化升級包括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提升機場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綠色化轉型則注重環保和節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航空組織,與其他國家簽訂多項航空合作協議,促進全球航空業的互聯互通。
綜上所述,民用航空機場建設在不斷推進智能化和綠色化,以提升運營效率和環境可持續性。
想要了解更多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機場建設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