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業航天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并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引擎。
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及相關機構統計,從2015年至2020年,我國商業航天產值由3764.2億元突破至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2%。到2023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已達到1.9萬億元,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預測: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超2.3萬億元,而到2029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至6.6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23%。
政策環境對商業航天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頻繁出臺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政策,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例如,中國對商業航天發展的政策指導始于“十二五”末,2014年首次以政策文件向民間資本打開大門,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航天活動。這些政策的出臺不僅降低了行業準入門檻,還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了商業航天行業的快速發展。
技術創新是推動商業航天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蓬勃發展,商業航天領域不斷涌現出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例如,“星鏈”(Starlink)低軌衛星星座系統、“獵鷹”(Falcon)火箭、“龍”(Dragon)飛船等商業航天系統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航天的設計理念、研產模式和應用模式,為商業航天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商業航天產業鏈各環節分工專業化,主要包括上游的衛星研制、火箭研制和其他設備制造;中游的商業發射、衛星測控、地面設備及終端以及衛星運營及數據增值;以及下游的導航、通信、遙感等應用領域。各產業內從材料到零部組件制造裝配到產品總裝等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均有企業參與,形成了初步的產業鏈生態。
區域競爭:商業航天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廣東省、陜西省、江蘇省和上海市等地。其中,北京企業競爭力最強,擁有航天軍工國家隊龍頭航天科技集團及航天科工集團,以及民營商業航天領先企業星河動力、星際榮耀、藍箭航天等。
企業競爭: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的是以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兩大集團為主的國家隊;處于第二梯隊的為民營的大型企業,如天奧電子、藍箭航天、天箭科技、中兵紅箭等;第三梯隊則為規模較少的中小型企業。
衛星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應用有望成為產業發展新動能,整體市場增速有望迎來歷史提速拐點。隨著“G60星鏈”(千帆星座)等項目的推進,低軌衛星互聯網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有望迎來兌現。
衛星導航與遙感:衛星導航領域發展相對成熟度更高,而衛星遙感領域則處于朝陽高速發展階段。投資者應關注產業鏈上游的龍頭企業、中游的傳統龍頭企業和拓展新興領域的企業,以及下游布局高精度導航市場和“衛星導遙+”的企業。
太空旅游與資源開發:隨著太空旅游和資源開發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些領域將成為商業航天行業的新興增長點。
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商業航天產業鏈包括多個環節,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能夠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實現協同發展的企業。
盡管商業航天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豐富的投資機會,但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仍需應充分認識行業潛在的風險因素,包括技術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等,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投資風險。
綜上,商業航天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成熟,商業航天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豐富的投資機會。
想了解更多中國商業航天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報告對我國商業航天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商業航天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