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作為一種傳統的滋補食材,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草綱目》記載,鱉頭、鱉甲、鱉骨、鱉肉、鱉卵、鱉膽均可入藥,有滋陰補腎、清熱消瘀、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食用甲魚能促進新陳代謝,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具有良好的養生功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養生的日益重視,甲魚市場的前景顯得愈發廣闊。
甲魚又稱水魚、團魚、尾魚、元魚、老鱉、王八,自古就是我國傳統食療滋補佳品。國內現存甲魚品種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尾等20多個種類,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研究最多,其中中華鱉又有普通中華鱉、中華烏鱉、太湖鱉、日本鱉、臺灣鱉之分,其種類之間的成分差異很小。
甲魚養殖,即以甲魚(鱉)為對象的水產養殖活動。甲魚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以及獨特的藥用價值,逐漸成為健康食品的代表之一。
甲魚養殖涵蓋了從池塘建設、苗種放養到養殖管理的全過程,包括日常管理、飼養管理、水質管理、越冬管理和病害防治等關鍵步驟。近年來,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創新,如采用人工控溫、保溫等模式,甲魚養殖周期得以縮短,產量和品質得到提升。
雖然甲魚養殖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由于甲魚生長周期較長,且對養殖環境要求較高,市場上的優質甲魚仍然供不應求。這種供需不平衡的狀態,為甲魚養殖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養殖戶通過改進養殖技術、優化養殖環境,可以有效提高甲魚的產量和品質,從而滿足市場的需求,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每年的5—7月,是甲魚的繁殖期,但不同于在繁殖期才大量上市的螃蟹等水產品,甲魚一年四季都是最佳賞味期,其季節性特征并不明顯。
根據中國漁業年鑒數據,隨著我國甲魚市場逐漸飽和以及甲魚養殖產業的結構化調整,我國甲魚養殖產量在2017-2018年有所下滑。2018年以后我國甲魚產量開始逐漸回升,到2020年中國甲魚產量回升至33.36萬噸,同比上升2.49%。2022年我國鱉產量為37.37萬噸,同比2021年增長2.41%。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甲魚養殖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其中,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是我國甲魚主要生產區。2022年,浙江省甲魚淡水養殖產量為82700噸,排名全國第一,占總產量的比重為22.13%;其次是湖北省,甲魚淡水養殖產量為64277噸,占總產量的比重為17.20%;第三為安徽省,甲魚養殖產量為48329噸,占總產量的比重為12.93%。
近年來,隨著全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升級,品質生活消費在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中的占比逐年上升。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在日常飲食支出中,國人更注重營養和健康的搭配,蛋白質食物中低脂且優質的水產品,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青睞,也與當下健康養生的消費潮流緊密結合。
根據需求來看,近年來甲魚的市場行情比較看好,一是因為人們對甲魚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認可,喜歡吃甲魚的人越來越多;二是因為甲魚的質量安全越來越可靠,甲魚市場進入穩定發展期,養殖技術日趨完善,市場銷售穩定。甲魚的消費量不斷上升,市場規模也在逐步擴大,為甲魚養殖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政府對于農業產業的扶持政策和資金投入將繼續為甲魚養殖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將推出更多支持政策,如減稅、補貼等,以鼓勵甲魚養殖企業的發展和擴大生產規模。同時,政府還將支持養殖行業拓展市場,開展外向型經濟,為企業進入國際經營提供支持服務。
甲魚養殖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甲魚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甲魚養殖市場供需求狀況、甲魚養殖市場競爭狀況和甲魚養殖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甲魚養殖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甲魚養殖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甲魚養殖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甲魚養殖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