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水產品總產量持續領先全國。例如,2022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894.03萬噸,比上年增長1.1%,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其中,水產養殖總產量767.73萬噸,連續26年居全國首位。
廣東水產品的種類豐富,包括鱸魚、對蝦、石斑魚、鯛魚、河鲀、羅非魚、沙丁魚、青蟹等多個品種,其中26個品種產量領先全國。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廣東省水產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廣東省水產品行業發展前景研究
水產品是海洋和淡水漁業生產的水產動植物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總稱。主要包括捕撈和養殖生產的魚、蝦、蟹、貝、藻類、海獸等鮮活品,以及經過冷凍、腌制、干制、熏制、熟制、罐裝和綜合利用的加工產品。
水產品作為食品安全的“重災區”,近年來由于其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蟲病屢見報道,給消費者帶來了健康風險。因此,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對營養價值高、肉質細嫩、口感好、品種多樣的水產品消費不斷上升,這也讓更多企業看到了機會。目前,除了傳統的魚蝦產品外,海參、大閘蟹、北極蝦類的消費量快速增長,凍蝦、蝦仁、海帶和淡水魚類則保持較大的市場規模。同時,水產行業呈現出品質升級的趨勢,高端市場增長迅速,低脂、高品質、高新鮮度、肉量飽滿的水產品更受歡迎。
隨著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水產品的質量和可信度得到了提升。預制菜行業的興起也給水產品“精烹市場”帶來生機活力,廣受歡迎的“佛跳墻”“小龍蝦”等精深加工預制菜品增速顯著,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便捷化需求。
未來,中國水產行業將加快轉型升級,推進智慧水產養殖,大力發展優質、生態、綠色的水產品,行業逐漸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智能化。
受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影響,出于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民眾近兩年可能減少捕撈海產品的消費,中國水產品行業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未來水產品的發展趨勢和前景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評估。
廣東省在水產養殖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如珠海市突破黃立魚低鹽度苗種標粗技術和低鹽度地區黃立魚高產精細養殖技術,以及順德區開創國內土池養鰻先河等。
各地積極推進水產品品牌建設,如金灣黃立魚、白蕉海鱸等品牌的成功打造,有力提升了廣東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廣東水產品出口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例如,2023年廣東農產品出口總額躍升至1309.1億元,同比增長13.3%,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18.8%。其中,水產品如對蝦、鰻魚等在國際市場上也有很高的占有率。
湛江對蝦是廣東水產品的代表之一,其種苗產量、養殖面積、養殖產量、飼料產量、加工規模、出口量和交易額等七項指標均居全國各地級以上市第一。
茂名是全國最大的羅非魚出口加工基地,產品出口到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還包括金灣黃立魚、白蕉海鱸、蓮洲黃沙蜆、高欄港桂蝦、順德鰻魚、九江淡水魚苗及加州鱸、小欖脆肉鯇、陽江蠔、湛江金鯧魚等,這些水產品各具特色,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水產品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水產養殖、加工和出口等環節的發展。
建立了完善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確保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如《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的實施,為水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綜上,廣東省水產品產業在總產量、特色品種、產業發展、政策支持與監管等方面均表現出色,是我國水產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廣東省水產品行業報告對中國廣東省水產品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廣東省水產品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廣東省水產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