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信息化簡述
金融信息化是構建在由通信網絡、計算機、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四要素組成的國家信息基礎框架之上,由具有統一技術標準,通過不同速率傳送數據、語音、圖形圖像、視頻影像的綜合信息網絡。
我國金融信息化應用行業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以及證券領域,細分領域包括支付結算與清算服務、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服務、社會消費者服務以及存貸款服務等。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并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主體。作為全球新興市場的主要代表,我國在資金管理中容易出現資本外流風險,基于此,國家在寬松經濟體系建設中,注重經濟結構的深化改革,并利用市場杠桿率實施金融資本的收縮回籠。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金融行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有助于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互聯網技術和金融信息服務的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為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八大重點任務,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力爭到2025年實現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金融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研究報告》分析:
隨著國內數字經濟發展的提速、金融信創國產化的加速推進,銀行等金融機構亟需提升自身科技支撐、經營管理數字化、以及數據治理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公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數字化經營管理體系基本建成,數據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及“加快建立數據產權制度,開展數據資產計價研究,建立數據要素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機制”。
金融機構和傳統媒體加快布局,紛紛加大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線上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多家金融機構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為自身業務服務的同時,也開始對外提供服務,傳統媒體也逐步加快這方面的業務布局。
目前,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的市場份額主要由傳統金融機構占據,但互聯網金融企業和新興金融科技企業也在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在競爭態勢上,傳統金融機構憑借其在金融領域的深厚積淀和資源優勢,在金融信息化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互聯網金融企業和新興金融科技企業憑借其在技術創新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步挑戰傳統金融機構的市場地位。
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提升了金融機構的運營效率、風險管控能力,并為客戶提供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推動了金融信息化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提高了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隨著金融業務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凸顯。金融機構將加強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術防護措施,預防網絡攻擊和數據泄露。同時,金融機構還將加強數據隱私保護措施,確保客戶信息安全,提升客戶信任度。
金融信息化行業報告是從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之前,對金融信息化行業各種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評估項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對策等,是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研究性報告。以闡述對金融信息化行業的理論認識為主要內容,重在金融信息化行業本質及規律性認識的研究。金融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持續提供高價值服務,是企業了解各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和明確企業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資料。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信息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金融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