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即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是一種將二氧化碳從工業過程、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然后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層以實現二氧化碳永久減排的過程。該技術的核心在于將二氧化碳資源化,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有利于環保。
CCUS技術流程主要包括碳捕集、碳運輸、碳利用和碳封存等環節。其中,碳捕集的主要方式有燃燒前捕集、燃燒后捕集和富氧燃燒等;碳運輸則是將捕集的二氧化碳通過管道、船舶等方式運輸到指定地點;碳利用是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將捕集的二氧化碳實現資源化利用,利用方式包括礦物碳化、物理利用、化學利用和生物利用等;而碳封存則是通過一定技術手段將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深部地質儲層,使其與大氣長期隔絕,封存方式主要包括地質封存和海洋封存。
目前,CCUS被認為是唯一能夠大量減少工業流程溫室氣體排放的手段,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此外,CCUS還是生產低碳氫的重要途徑之一。
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定位是一項有望實現化石能源大規模低碳利用的新興技術,是未來減少CO2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具體來說,CCUS技術通過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獲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再利用或封存,旨在實現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協同作用。
在水泥行業,CCUS技術可以捕集水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儲存或循環利用的方式,減少其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從而有助于降低水泥行業的碳排放強度。雖然目前CCUS技術在水泥行業的應用仍處于初期示范階段,但其減排潛力和應用前景廣闊。
同時,CCUS技術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技術成熟度、成本效益和市場需求等問題。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推動,CCUS技術在水泥行業的應用有望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中國的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封存潛力巨大。具體來說,中國的地質封存潛力約為1.21~4.13萬億噸。其中,中國油田主要集中于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通過CO₂強化石油開采技術(CO₂-EOR)可以封存約51億噸CO₂。同時,中國氣藏主要分布于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渤海灣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利用枯竭氣藏可以封存約153億噸CO₂,通過CO₂強化天然氣開采技術(CO₂-EGR)可以封存約90億噸CO₂。
IEA表示,2022年,北美和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CO2排放增長量超過了歐洲與中國的排放減少量。2022年中國能源相關的CO2排放比2021年略微下降0.2%,約2300萬噸CO2,總排放121億噸。這是2015年排放下降以來的首次下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CCUS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顯示:IEA指出,中國煤炭消費增長導致8800萬噸排放增量,但因為疫情防控要求,工業和交通排放下降、經濟增長較緩、建筑活動減少等因素抵消了煤炭消費增加的排放量。建筑行業開工量比上年下降40%,鋼鐵產量下降2%,水泥產量下降10%。交通行業排放下降3.1%。電動汽車銷售達到600萬輛。電力行業排放增長相對減緩,但仍然有2.6%的增長。
歐盟能源相關的CO2排放下降2.5%,排放總量約減少7000萬噸CO2。去年歐盟油氣市場被干擾,水力發電不足,核電站關停。但由于冬季天氣溫和,建筑能耗的排放下降顯示居民行為由于能源價格上升而有所改變(下圖)。電力行業排放上升3.4%,但煤炭消費并沒有預期那么高。歐盟光伏和風力發電量總和首次超過天然氣或者核能發電量。
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比全球其它地區的排放增長量都高,CO2排放上升4.2%,約2.06億噸CO2排放。其中一半來自煤電排放。
圖表:世界主要國家及地區CCUS地質封存潛力與二氧化碳排放量
數據來源:IEA《2022年CO2排放》報告
從全球范圍來看,CCUS的封存潛力是巨大的。全球陸地上的理論封存容量大約為6~42萬億噸,而海底的理論封存容量則為2~13萬億噸。這些數字顯示了CCUS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具體到主要國家,各國的封存潛力存在差異。例如,中國的地質封存潛力約為1.21~4.13萬億噸,顯示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巨大潛力。而亞洲除中國以外的國家,其地質封存潛力約為4900~5500億噸。北美地區的封存潛力也非常大,估計為2.3~21.53萬億噸。這些地區的封存潛力主要得益于其豐富的地質資源和適宜的地質條件。
總的來說,全球和主要國家的CCUS封存潛力是巨大的,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要實現這一潛力,還需要在技術、經濟和政策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和進展。同時,各國也需要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CCUS技術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