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即生活著的豬,對未宰殺的除種豬以外的家豬的統稱。豬的品種有大白豬、大約克夏豬、大花白豬、杜洛克、皮蘭特豬等類型。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生豬屠宰行業是連接生豬養殖和肉類制品消費的橋梁,對肉品質量安全的保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豬肉消費情況
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豬肉是百姓“菜籃子”的重要品種。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居民家庭人均豬肉消費量達到了30.5公斤/年·人,同比增長13.2%。按一頭豬120公斤出欄、屠宰出肉率75%測算,2023全年我國每3個人要吃掉1頭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全國人口約14.1億人,這就意味著國人全年需要消費4.7億頭120公斤的標豬。
近幾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畜牧業結構調整的加快,豬肉己由最早的生活消費奢侈品轉變為居民生活基本消費品,尤其是對于城鎮居民來說,人均豬肉消費量己經逐漸趨于飽和,豬肉消費量和消費比重均呈略微下降的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豬肉產量1583萬噸,同比下降0.4%。
在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我國國民的膳食結構和消費觀念逐步發生轉變,特色肉制品市場需求不斷釋放,通過深加工提高肉類產品的附加值已成為未來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畜禽屠宰加工企業都在積極謀求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根據餐飲業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餐飲食材,定制化餐飲食材實際上就屬于預制菜范疇。最近幾年,連鎖餐飲、外賣、團餐發展不斷擴充預制菜B端市場,疫情、便利需求等因素激活預制菜C端需求,預制菜市場規模擴大、市場前景更加明朗。
我國屠宰業經過多年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生豬屠宰向規模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屠宰監管方面,政府要求推進就近屠宰、定點屠宰,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等行為,以減少生豬疫病傳播。
屠宰標準化方面,從2021年開始,我國將利用5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水準的生豬屠宰示范單位,提升屠宰行業標準化水平。
生豬檢疫防疫方面,嚴格開展屠宰過程豬瘟自查,嚴厲打擊屠宰生豬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規范生豬檢疫秩序,監測生豬屠宰公司的微生物風險,并定期開展檢查復核工作。
2023年,國內生豬產能持續居高不下,業界普遍認為,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史上最長虧損期”。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全國生豬現貨均價15.00元/kg,較2022年下跌19.27%。截至目前,國內生豬價格已連跌三年。
養殖企業進入屠宰是一個必然要經歷的環節,但很少依靠屠宰盈利的。他們最終是要進入食品領域,建立自己的豬肉品牌以及提升深加工水平和質量,建立自己的營銷網絡,才是該類企業的最終目的。從相關養殖公司披露的發展戰略來看,包括新希望、溫氏股份、天邦食品、唐人神等企業已經將食品或肉品納入主營業務當中。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生豬屠宰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長期來看,屠宰利潤與豬價呈負相關關系。屠宰利潤受屠宰量和頭均利潤影響,當豬周期上行時,育肥豬供給變少,導致收豬難度增加,一方面屠宰量下降導致折舊攤銷增高,另一方面屠宰頭均成本增加,而毛豬價格上漲傳導到消費端需要一定時間,屠宰利潤空間下滑,因此一定程度擠占屠宰的利潤。而當豬周期下行時,育肥豬供給增加,豬價下跌,收豬難度降低,屠宰量提升降低折舊攤銷成本,同時豬肉價格下跌幅度和時間慢于毛豬價格。因此頭均利潤亦受益于屠宰價差擴大以及產能利用率提升而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厚屠宰利潤。
我國生豬屠宰行業現階段仍比較分散,由于生鮮豬肉的銷售半徑較短,我國生豬定點屠宰場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全國范圍的行業集中度較低、落后產能過剩嚴重,行業內企業競爭激烈,產品創新難度大,對行業利潤率造成一定影響。
我國大型屠宰加工企業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日趨現代化,極大地提高了屠宰效率,部分手工、半機械式的小型屠宰企業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行業集中度得以提高;同時,我國政府不斷提高防疫、環保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從政策上推動屠宰企業的規模化、規范化發展。
生豬屠宰研究報告以行業為研究對象,并基于行業的現狀,行業經濟運行數據,行業供需現狀,行業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經營分析,行業產業鏈分析,市場集中度等現實指標,分析預測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通過最深入的數據挖掘,對行業進行嚴謹分析,從多個角度去評估企業市場地位,準確挖掘企業的成長性,已經為眾多企業帶來了最專業的研究和最有價值的咨詢服務過程。
想要了解更多生豬屠宰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生豬屠宰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