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在江蘇省鹽城市召開2024年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圍繞漁業部門水產品穩產保供首要任務,對2024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扎實推進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堅持把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作為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守牢水產品穩產保供和質量安全兩條底線。一是抓好專項整治,盡快化解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點問題。二是加強產地水產品藥殘監控,切實壓實養殖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三是做好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穩步提升基層監管部門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四是規范水產品質檢機構,持續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綜合水平。五是堅持質量安全“產出來”,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
水產品作為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益于國民身體健康。近年來,水產品在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2022年全國水產品人均占有量達到48.63千克,比上年增長2.68%。
2023年水產品總產量比上年增長3.4%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水產品總產量7100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養殖產量5812萬噸,增長4.4%;捕撈產量1288萬噸,下降1.0%。
水產品是海洋和淡水漁業生產的水產動植物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總稱。這包括捕撈和養殖生產的魚、蝦、蟹、貝、藻類、海獸等鮮活品,以及經過冷凍、腌制、干制、熏制、熟制、罐裝和綜合利用的加工產品。這些產品營養豐富,風味各異,是人類攝取動物性蛋白的重要食品來源之一。
按生存環境,水產品可分為海產品和淡水產品兩大類;按出產方式,可分為養殖水產品和捕撈水產品;按保存方式,可分為鮮活水產品、冰凍水產品、干、腌制品等;按生物種類形態,可分為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等。
水產品行業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水產飼料、種苗、等水產養殖相關行業及船舶,漁具等水產捕撈相關行業;中游參與主體為各類水產品、水產加工等;下游為餐飲、醫藥、休閑食品等。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和城鎮化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膳食結構也逐步改善,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處于逐年增長態勢,對品質好、價格高的水產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直接推動了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從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獲悉,2023年,湖北省淡水產品產量522.79萬噸、同比增長4.5%。2024年,湖北省水產養殖面積確保穩定在800萬畝,淡水產品總產量將達530萬噸以上。
去年,湖北省率先出臺“蝦十條”“鱔七條”,成立小龍蝦產業鏈省級專家組,打造全省現代農業的示范樣板,全省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達1650億元,同比增長12.6%;黃鱔產業綜合產值170億元,同比增長6.25%。全省設施漁業總規模同比增長48.5%,達686萬立方米,位居中部第一。全省經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新品種總數達19個,位居全國第一;長江野生魚馴化繁育推廣“6條魚工程”圓滿收官,建成馴化繁育推廣基地22個,養殖推廣總面積約1.47萬畝,繁育苗種1.2億尾。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水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雖然水產品消費在我國動物性食品消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其消費量與豬牛羊肉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國消費的主要水產品為鮮活、冷凍水產品,但隨著水產品消費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熟制干制品等產品需求量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物流體系的不斷建設和完善,人們對水產品的消費能力提升,我國水產品將逐漸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發展。在水產企業對國內銷售渠道和銷售網絡不斷的開拓下,我國水產品消費內銷市場將呈現巨大的潛力。
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直接推動了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在我國水產養殖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養殖水域周邊污染、養殖布局不合理,近海養殖網箱密度過大等問題。對此,為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未來水產養殖行業的主要趨勢之一。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迅速普及,未來依靠設備實現自動化的管理和控制這些要素,減少水產養殖的風險和降低水產養殖的成本。
報告在總結中國水產品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水產品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水產品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水產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水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