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會整體消防意識逐步提高,對消防安全保障的需求不斷提高,消防需求正逐漸從被動式向主動式轉變。消防安全保障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城市現代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是國家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體現。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尤其是實行市場準入制度以來,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國消防裝備行業目前已經成為充分競爭、高度市場化的行業。目前,我國各類消防裝備供應商企業能夠生產絕大多數種類的消防裝備,基本可以滿足我國防火滅火的需要。消防裝備供方市場已告別了短缺時期,步入一個市場供需相對平衡的時期。
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報處置各類警情105.7萬起,出動消防救援人員1199.5萬人次、消防車214.6萬輛次,營救被困人員8.4萬人,疏散遇險人員9萬余人。全國共接報火災55萬起,死亡959人,受傷1311人,直接財產損失39.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起數、傷人分別上升19.9%、9.3%,亡人、損失分別下降14.4%、5.7%。
消防裝備行業市場分析
伴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消防安全風險的不斷上升,城市高層、超高層建筑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建筑消防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
高層建筑是指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非單層民用建筑。中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將住宅建筑依層數劃分為:一層至三層為低層住宅,四層至六層為多層住宅,七層至九層為中高層住宅,十層及十層以上為高層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為單層和多層建筑,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消防裝備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若每個縣、市都有一個能夠進行高層、超高層建筑滅火的消防裝備齊全的消防隊,我國的消防裝備的市場容量至少在2320億元。若每個市都能達到北京市的消防隊的標準,我國的消防裝備的市場容量則在萬億元以上。
滅火器在我國廣泛應用于家用、工業、住宅及商用等多個領域。其中,工業領域的滅火器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2022年,我國在工業領域滅火器占80.21%的份額;住宅及商用領域滅火器占17.1%的份額,家庭用占2.7%的份額。
滅火器行業在中國一直處于高度發展的狀態,市場容量大,每年的產量幾乎都在上升。2022年我國滅火器產量從2015年的9634萬個增長至16577萬個,需求量從2015年的6485萬個增長至12803.96萬個。
從結構上看,我國消防裝備市場還存在部分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的情況。例如,如滅火器、應急燈等低端產品已出現產能過剩。針對高端產品不足的現狀,部分行業領先企業正在通過加強技術投入、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將原來依賴進口的高技術產品逐步實現國產化,彌補高端產品的供應缺口。
消防裝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隨著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為消防裝備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拉動了消防裝備行業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新基建”元年的到來,為智能消防工作提供了數據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技術支持。
中國智慧城市正處于建設當中,根據智慧城市的建設推進步伐,預測未來五年,中國智慧消防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智慧消防市場規模將達到80億元左右。消防工作通過利用新興技術,建設符合當地發展的特色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各地的工作重點,超過90%的城市已經提出了智能消防的建設計劃,消防行業利用大數據、AI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加快消防智能化防控體系的建設已成必然。
隨著城鎮化建設速度加快,城鎮火災發生率逐漸提升,為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以及環境污染,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消防和救援設備投入力度加大。
報告對我國消防裝備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消防裝備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消防裝備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消防裝備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消防裝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消防裝備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