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機器人產業鏈上游為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減速器、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物流機器人產業鏈中游包括AGV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碼垛機器人、RGV穿梭車、AMR機器人等;物流機器人產業鏈下游主要應用于汽車工業、家電制造、電商倉儲物流、煙草制造、3C電子等領域。
近年來,機器人相關產品和服務得到了快速推廣,并經常應用于不同的存儲和物流場景,如電子商務存儲、冷鏈運輸、供應鏈配送和港口物流等多種倉儲和物流場景得到快速推廣和頻繁應用。我國多年來一直是工業機器人最大的產銷市場,其銷量連年激增。
在倉儲機器人領域,國內的技術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大部分的倉儲物流機器人廠商成立時間不超過 5 年,發展速度較快,但機遇與挑戰并存。近年來,電商驅動下的“新零售”,要求倉儲系統更加智能化和柔性化。
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物流機器人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顯示
我國工業機器人供應商占國內市場的比重從2014年的10%上升至 2019 年的35%,而大部分市場仍由全球一級供應商主導,如 Fanuc、安川、ABB 和Kuka。據預測,全球一級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到2025年可能會下降到 40%,這就意味著國內機器人供應商的研發生產能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行業內的并購實現資源的整合。
未來我國的物流機器人產業需要充分運用產業鏈協同研發能力、跨領域融合、開源機器人操作系統等開放式創新方法,站在客戶角度研發物流機器人產品,幫助客戶提高作業效率、降低成本、創造價值。
重視技術的不斷積累和創新,保護和尊重國際和國內發明專利,實現研究院所和企業的共融發展在政策的強力扶持及資本的不斷投人下實現物流機器人產業鏈的和諧共贏。相關行業管理部門應將技術創新政策傾向于物流機器人產業的中上游環節幫助企業彌補技術創新短板,加強對物流機器人關鍵新材料、關鍵零部件的政策引導.提高產業鏈的配置支撐能力。
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性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到國產機器人成本的 70%,是制約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但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物流機器人零部件供應商數量不斷增多,說明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創新能力有所增強,未來還需提高技術穩定性和批量生產能力,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和長期依賴進口局面。此外,5G、物聯網、智能算法和感知識別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深度融合將推動標志性、高附加值的智能物流機器人產品的研發,成為物流機器人新的增長點。
前市面上流行的物流機器人(工業無人搬運車)普遍存在著如性價比低、對場地改動大、施工周期長、無法人機協同、倉庫工廠原有設備無法利用等問題。追根溯源,是技術實現與復雜場景之間的深度契合問題,即突破感知智能、移動智能及操作技能,從而獲得場景適應性更高,性能可靠、精準、魯棒、實時、低成本的物流機器人。
3月初,《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其中提出,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
而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中國速凍食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速凍食品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