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大規模地開發礦產資源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修復成為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共同訴求。礦山生態環境破壞系統包括開挖、壓占、坍塌、水土流失、尾礦砂庫等,其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發生了很大了位移,是一種典型的退化生態系統。
2023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提出加大對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的財政資金投入,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并獲得合理回報。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將“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修復和資源利用:礦山生態環境恢復工程,海洋環境保護及科學開發,海洋生態修復”列為鼓勵類。
礦山生態修復是指將采礦破壞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地恢復到所期望狀態的行動和過程。所期望的狀態包括將受損生態系統恢復到被干擾之前的生態結構,人為地創造或促進生態系統發展成符合人類某種有益用途的狀態,恢復成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融合的其他狀態。
礦區生態修復的主要類型包括生態恢復類、自然資源利用類、旅游開發類、復墾造田類、引水造湖類、垃圾處理廠類、倉儲類等。
目前礦山生態修復的方法一般有穩定化處理和生物修復處理兩種。
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分析
近年來,我國礦山生態修復研究發展迅速,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也逐步開展起來,并在礦山廢棄地的土壤改良技術、礦山廢棄地的植被選擇技術和礦山土地復墾技術等方面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成果。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增礦山恢復治理面積約5.55萬公頃,礦山生態修復規模82.14億元。
從我國礦山修復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而從目前國內礦山修復成功案例來看,綜合其不同功能與特性,主要有生態恢復類、博物資源利用類、旅游開發類、復墾造田類、引水造湖類、垃圾處理廠類、倉儲類七大類型,其中生態恢復類、旅游開發類占據主導,約占國內礦山修復工程的一半以上,主要是由于這兩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的上游主要為原材料供應商、機械設備供應商以及勞務和專業分包供應商。上游行業市場發展已十分成熟,競爭較為充分。對于機械設備、勞務分包及專業分包,可供選擇的供應商眾多,不存在單個供應商依賴的問題;對于原材料,其中種子和苗木受天氣因素及植物生長周期的影響,部分苗木的價格可能偶爾出現波動,但整體市場供應充足。
礦山生態修復行業下游客戶主要包括政府及其下屬投資主體,以及存在修復需求的工礦企業。政府單位對生態修復等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投入規模和企業的修復需求直接影響了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的發展前景。在當前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行業發展的趨勢下,下游行業對于礦山生態環境治理修復的需求及投資力度也將逐漸加大。
隨著全球性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國內外地下采礦技術也發展很快,很多采礦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在地下礦山得到了應用。國內一些礦山和一批先進的采礦工藝技術和裝備,已步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
報告對中國礦山生態修復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替代產品、發展趨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礦山生態修復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礦山生態修復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礦山生態修復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