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潮汐能開發方興未艾,包括溫嶺已建成的沙山潮汐電站在內,部分沿海省份相繼建設了不少潮汐電站,但這些電站都為潮汐發電單向電站,利用率較低。
鑒于樂清灣蘊藏豐富潮汐能資源,溫州一名干部向中央寫信,提出能否開發樂清灣潮汐能。1970年8月,水電部第十二工程局根據部里指示組成了查勘小組。
《報告》擬出了四個潮汐電站開發方案:一是江廈潮汐電站方案,裝機0.3萬千瓦,年發電量0.1億千瓦時;二是漩門港方案,裝機4.4萬千瓦,年發電量1.96億千瓦時;三是漩門港、江巖山分期開發方案,即在漩門港方案之后,開發江巖山以上的樂清灣庫區,裝機53.9萬千瓦,年發電量22.97億千瓦時;四是江巖山—漩門港以內樂清灣庫區一次性開發方案,裝機55萬千瓦,年發電量23.4億千瓦時。
為確保潮汐能發電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潮汐能發電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潮汐能發電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潮汐發電是利用海洋漲落潮汐運動中的水流能量來發電的過程。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建設海上的潮汐發電廠,利用潮汐漲落時水流的動能來驅動渦輪或渦輪發電機,進而轉化為電能。潮汐發電可分為潮汐渦輪式發電和潮汐動能式發電兩種主要技術路線。
潮汐渦輪式發電利用潮流的動能驅動渦輪旋轉,再通過與發電機相連的軸將動能轉化為電能。潮汐動能式發電則通過利用潮汐漲落過程中的高低水位差,借助水箱或容器的裝滿和排空,將水流驅動的流體或氣體媒介運動轉化為機械能,再通過發電機轉化為電能。
目前,潮汐發電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國、法國、加拿大等,正在積極推動潮汐發電項目的開發和商業化運營。英國的斯旺西灣潮汐能項目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潮汐發電項目之一,該項目已經成功建成并開始發電。一些國家還在海洋能源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試驗,以推動潮汐發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潮汐發電的優勢在于其可預測性和高能量密度。相比于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潮汐發電的潮汐運動具有較高的可預測性,能夠提供更穩定和可靠的能源供應。潮汐能量密度較高,每單位面積的能量產量較大,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然而,潮汐發電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潮汐發電技術仍處于發展初期,技術環節仍需要不斷改進,以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成本。其次,潮汐發電的建設和維護成本較高,需要進行復雜的海洋工程和設備安裝。環境影響與生態保護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如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以及與航運和漁業的沖突。
潮汐能發電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當前我國海洋能源開發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潮汐能開發,存在資金投入較少,科研力量分散的問題,與先進國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應積極引導科研機構與能源企業合作,依靠科技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潮汐能開發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瓶頸。
近年來,潮汐能發電技術在不斷取得突破。包括潮汐能發電機組的設計、制造、安裝和運行等方面的技術難題逐漸得到解決,潮汐能發電的效率和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些技術進步為潮汐能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潮汐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中,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將得到重視。通過科學的環境評估和規劃,采取合適的措施來減少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保護海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潮汐發電作為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成本的下降以及政策支持的增加,潮汐發電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潮汐能作為一種天然的能源源頭,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有望為全球的能源轉型作出積極貢獻。我們可以期待潮汐發電行業在未來的成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改變能源結構,為人類創造更清潔、可持續的未來。
想了解關于更多潮汐能發電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潮汐能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