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是指擁有閑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將資源使用權有償讓渡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通過分享他人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
數據顯示,2017—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由556萬人增長至631萬人,共享經濟參與人數由7億人增長至8.3億人,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由2.08億元增長至3.38億元。2021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達3.69萬億元,同比增長約9.2%,增速較上年明顯提升。
為確保共享經濟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共享經濟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共享經濟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經國家信息中心初步估算,2022年的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8320億元,較上年增長3.9%,整體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有所放緩。市場結構方面,生活服務、生產能力及知識技能三個領域的共享經濟市場額居前三位,依次是18548億元、12548億元和4806億元。
2022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在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穩崗穩就業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共享經濟主要領域亮點凸顯。不同領域共享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凸顯,生活服務和共享醫療兩個領域市場規模同比分別增長8.4%和8.2%,增速較上年分別提高了2.6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發展態勢。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共享空間、共享住宿、交通出行三個領域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顯著下降,同比分別下降37.7%、24.3%和14.2%。
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23》,從市場結構上看,生活服務、生產能力、知識技能三個領域占據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的前三。其中,生活服務占據最大比例,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18548億元,占比為48%。
交通出行類共享平臺中,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3年8月,滴滴出行、哈啰、T3出行去重用戶分別為4.68億、0.87億、0.27億,用戶在APP的活躍度相較于小程序占比分別為19.5%、62.2%、21.5%。
目前,中國共享經濟行業中較為成熟的細分領域如生活服務類、交通出行類、共享住宿類板塊市場集中度較高,網絡效應非常明顯,即用戶越多,平臺的價值越大,因此,大型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吸引更多用戶,從而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市場被少數幾家大企業所控制。然而,相對發展相對滯后的共享辦公、共享醫療等市場集中度則較低,其中共享辦公的代表性企業有境外企業優客工場、WeWork(2023年11月,WeWork申請破產保護)等。
共享經濟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從五力模型角度分析,由于目前我國共享經濟行業競爭者較多,不同領域涌現了大量的參與者,總體來看,各平臺加強布局,企業競爭較為激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共享經濟行業的門檻逐漸降低,潛在進入者可能會逐漸增多,行業新進入者威脅較大;從替代者的角度看,目前共享經濟在國家層面是擴內需的重要抓手,在促進消費、提升供給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故替代品威脅較低。在共享經濟行業中,共享經濟行業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程度較高,消費者的議價能力較強。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強。企業需要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方式。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模式對傳統產業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雖然共享經濟模式在資源利用效率、創業機會等方面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也對傳統產業的競爭格局、消費者權益和法律法規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產業需要靈活應對,通過轉型和創新來適應共享經濟的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共享經濟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