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育種始終是農業領域的核心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育成了一大批農作物、畜禽、水產優良品種,為保障食物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與雜交育種相比,轉基因技術可以拓寬遺傳資源利用范圍,實現跨物種的基因發掘、利用,為新品種培育提供一條新途徑。
種子被視為農業芯片,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我國種子行業發展起步較晚,種業市場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緩慢發展。育種技術方面,我國雜交育種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對于目前國際種業研發中主流的生物育種技術,我國目前尚處于積極探索階段,大規模商業化雖仍需時日,但市場空間巨大。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種業振興的重要性,表明維護糧食安全的決心。轉基因種子商業化落地,預計將提高糧食產量并保障供應。北大荒和蘇墾農發等種植企業,以及大北農、隆平高科等種業公司,將受益于這一政策導向。
轉基因種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并用于農業生產的種子。從性狀表現看,轉基因作物經歷三代發展,其中第一代聚焦抗除草劑、抗蟲、抗病毒等單一性狀,第二代則將多種抗性復合,第三代進一步追求品質和營養的改良。
相比傳統雜交育種技術,轉基因育種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獲得具有相應性狀品種,產出的作物準確性高、周期短、抗性好、單產高,能為種子安全的發展帶來巨大變革,具有各種優良性狀的轉基因作物在全球快速推廣。
A股上市公司中,目前我國擁有轉基因種子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家,分別是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荃銀高科。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轉基因上游為生物育種公司(如大北農、杭州瑞豐、中國種子集團),通常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轉基因技術,可以選擇自行制種也可以授權其他種子企業進行制種。中游為制種企業,如荃銀高科、登海種業等,下游為種子經銷商和農民。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轉基因種子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轉基因種子產品研發周期長、費用高,技術壁壘較高。從時間上來看,引入一個轉基因性狀所需時間為10年以上;從費用上來看,引入一個轉基因性狀所需資金約為1.36億美元。轉基因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資金高決定了行業較高的準入門檻,因此擁有轉基因技術的企業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護城河。
轉基因種子市場在不斷創新和發展。除了傳統的抗蟲、抗草藥性等特性外,新的轉基因種子也在研發中,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耐旱性、營養價值等。需要注意的是,轉基因種子市場的具體情況可能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規、消費者偏好和農業需求而有所不同。
轉基因種子具有增產、降本優點,在技術不斷成熟,安全性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轉基因種子商業化潛力巨大。在我國目前推廣的種子多為經濟作物,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推廣尚處于初期,但在政策的支持下,預計將得到快速發展,因此在我國生物育種產業中轉基因玉米領域發展前景更好。
十四五規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之下,“十四五”期間我國農業有望迎來經營模式、基礎設施、生產技術、服務體系的全面升級。
轉基因種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轉基因種子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轉基因種子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想要了解更多轉基因種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轉基因種子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