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并進而造成農作物中某些指標超過國家標準的現象,稱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按污染成分可以分為無機物污染和有機物污染,按污染場地可以分為工業場地污染、耕地污染和礦山污染。
土壤修復行業概述
土壤修復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
土壤修復產業鏈的上游(修復用劑、設備供應商等)主要為設備、修復藥劑等提供支持和服務;中游業務主要可以分為咨詢類(污染狀況調查評估與風險評估、方案設計等)和工程類(土壤與地下水風險管控/修復工程),以及后期評估、維護等工作;下游主要是具有土壤修復需求的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工礦/房地產企業、污染場地所有者、環保單位等。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均制定并開展了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計劃,因此也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土壤修復行業。
從我國環保預算來看,2016年中央財政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專項預算項目,2015年前該項目稱作“重金屬污染防治”。2016年該項目預算數為90.89億元,較2015年增長了145.6%,如加上以前年度結轉資金6億元,預算數為96.89億元,接近翻三倍。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數為112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90.89億元增加21.11億元,增長了23.2%。2017年該專項資金執行率達100%。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數為112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90.89億元增加21.11億元,增長了23.2%。近兩年,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有所減少,2021年資金預算為44億元,較2020年增長10%。
中央修復財政資金有力支持了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土壤環境監管能力提升等工作。《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定設立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使用范圍也包括支持設立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生態環境部將配合有關部門推動相關工作,鼓勵民間資本和企業資金投入土壤修復領域。
目前國內從事土壤修復的企業越來越多,由于預期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巨大,各行各業都開始往這方面發展。
土壤修復產業的主體主要包括了環境咨詢服務類公司、環境修復類公司、修復設備類公司、修復藥劑類公司、環境監測類公司以及環境修復研究院等主要6類企事業單位。其中環境修復企業在資金、企業規模、企業數量方面成為土壤修復產業引領者。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中國土壤修復項目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承建方,而中國土壤修復企業數量較多,中小型企業占比較大,企業發展和技術能力相對落后,在項目競爭上與實力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相比,缺乏競爭優勢。
據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統計數據,2021年全國啟動的503個修復工程項目由379家單位承擔,但中標項目金額排名前10位的修復工程從業機構市場份額總和占全國總金額的半壁江山。這反映出我國土壤修復行業從業單位較多,但市場集聚度較為明顯。
未來伴隨中國土壤修復市場深化,產業化規模進一步擴增,企業勢必要具備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滿足不同場景下客戶的定制化應用需求。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土壤修復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土壤修復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土壤修復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土壤修復細分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土壤修復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土壤修復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競爭分析、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土壤修復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
想要了解更多土壤修復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