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數據來看,全國每年的花椒用量大概在40萬噸左右,而2023年花椒產量已不足30萬噸,,實現了花椒的自然消耗和庫存消減。從今年的花椒消耗情況來看,花椒用量相比去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還沒有恢復到2019年最高的水平。
花椒產業目前還是面臨著“多、散、小”等特征,現代種植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先進加工設備有待利用,科學有效的種植方式有待普及,整個產業鏈還是非常傳統的運營方式,并沒有結合互聯網和高科技,這種現象將嚴重制約花椒產業健康發展和穩定運行。
為確保花椒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花椒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花椒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從行業現狀來看千畝以上花椒基地比比皆是,“散、小、多”的低質落后產區也不在少數,受大環境影響整個花椒種植環境面臨著投入不夠、種植技術不足、病蟲害防治不合理、系統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造成自身的花椒產量和品質持續下降,抗風險能力進一步降低。大部分產地椒農入不敷出,清園退出者挖樹改種者比比皆是;行業產業鏈不完善,整個行業大而不強,所以掌握產業鏈各階段核心技術是不被淘汰的關鍵。花椒產業有別于大宗米面油糧等主糧產業、亦有別于大眾水果、堅果等農副產品產業的實際,應堅決避免追求大面積擴張,堅持終端市場需求定位,實現產業鏈價值鏈的延伸擴展。
加工方式上,花椒以烘烤或晾曬的初級加工為主,制成干椒;精深加工主要將花椒果皮、葉芽、籽開發利用,制作成了花椒粉、花椒精油、洗手液、花椒香皂、花椒茶、花椒芽茶、特種飼料、有機肥料等四大系列多種產品。
2月下旬花椒市場熱度持續回升。新華指數監測的七大紅花椒主產區花椒庫存量總體不變,批發商庫存和農戶庫存分別為23.00%和17.92%,農戶庫存、批發商庫存相較上期均有所上升。與上期相比,市場走貨速度、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回暖。根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花椒市場下游需求端以大城市批發商和火鍋企業為主。
從質量等級維度來看,2月下旬各等級花椒指數漲跌不一。其中,截至2月29日,特級花椒價格指數報699.78點,較上期上漲0.01%,較基期下跌30.02%;一級花椒價格指數報653.49點,較上期下跌0.13%,較基期下跌34.65%;二級花椒價格指數報625.91點,較上期下跌0.47%,較基期下跌37.41%。
花椒調味油又細分為紅花椒油和青花椒油兩種味型。紅花椒油麻味更重,青花椒油(包含藤椒油)則具備清香麻的獨特風味,麻味較輕、香味更濃,相較紅花椒油口味更具普適性。
市場上較為知名的紅花椒油品牌有四川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豐黎紅花椒油,益海嘉里食品生產的金龍魚花椒油等。青花椒油品牌的代表有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幺麻子藤椒油、萬佛食品的萬弗藤椒油等。
從產區維度分析,2月下旬紅花椒市場價格漲跌不一。其中,陜西韓城、山西芮城地區一級紅花椒價格較上期有所上漲,甘肅武都、四川漢源地區一級紅花椒價格較上期有所下跌,甘肅秦安、陜西鳳縣、四川茂縣地區一級紅花椒價格較上期維持穩定;重慶江津地區一級青花椒價格較上期有所下跌,四川金陽、云南昭通地區一級青花椒價格較上期維持穩定。
花椒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國內花椒產品主要通過花椒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電商平臺等渠道,采取線下和線上的方式流向國內外餐飲、加工等消費主體。國內各大花椒產區基本都建立了本地的花椒批發市場。目前花椒產品的營銷主要還是以批發、零售的方式進行流通,隨著電商的興起,花椒也逐步走向網購模式。
目前,國內花椒種植范圍雖然比較廣,但是大部分產區還是位于丘陵甚至高山河谷地帶,受制于自然條件,花椒產業很難依托現代化的種植技術。換而言之,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顯然,這與當前主流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還是存在固有矛盾的。比如以鮮花椒采摘環節為例,傳統種植戶無法依托機械化的收割手段,只能人工采摘,成本不言而喻;另外,基于花椒的特性,傳統生產方式必須當日晾曬成成品,對時節和天氣的依重程度空前,而在大部分缺乏凍庫、烘干設備的產地而言,生產成本也變得更加高昂。
想了解關于更多花椒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花椒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