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服務熱線
400-856-5388
當前位置:
中研網 > 結果頁

黑木耳產業發展環境、成本利潤解析

如何應對新形勢下中國黑木耳行業的變化與挑戰?

  • 北京用戶提問:市場競爭激烈,外來強手加大布局,國內主題公園如何突圍?
  • 上海用戶提問: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發布,船舶制造企業的機
  • 江蘇用戶提問:研發水平落后,低端產品比例大,醫藥企業如何實現轉型?
  • 廣東用戶提問:中國海洋經濟走出去的新路徑在哪?該如何去制定長遠規劃?
  • 福建用戶提問:5G牌照發放,產業加快布局,通信設備企業的投資機會在哪里?
  • 四川用戶提問: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云計算企業如何準確把握行業投資機會?
  • 河南用戶提問:節能環保資金缺乏,企業承受能力有限,電力企業如何突破瓶頸?
  • 浙江用戶提問:細分領域差異化突出,互聯網金融企業如何把握最佳機遇?
  • 湖北用戶提問:汽車工業轉型,能源結構調整,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戶提問:稀土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怎么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免費提問專家
種植黑木耳的利潤與市場價格、經營管理狀況以及種植技術等因素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地栽木耳的利潤可以達到1~1.5萬元/畝,而吊袋種植木耳的利潤可能會更高,達到3~4萬元/畝。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黑木耳生產國,產量占世界的90%以上。黑木耳,木耳科木耳屬真菌,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福建、江蘇、云南等地,生長于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未來3〜5年,預計我國黑木耳產量與種植規模趨于穩定,優質黑木耳市場供應量將加大,精深加工量將增加,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

黑木耳質地滑嫩,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并分離出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多糖、黑色素、多酚、黃酮、凝集素等。隨著現代藥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黑木耳被證實具有免疫調節、降血脂血糖、抗凝血、抗氧化等作用,在食品、藥品等領域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黑木耳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黑木耳產業發展環境、成本利潤解析

我國素有“南菇北耳”的食用菌產業格局,由于黑木耳具有耐寒、對溫度反應敏感的特性,故多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主要是亞洲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等國,其中以中國產量高。

我國黑木耳年消費量與年產量基本匹配,主要以城鎮居民消費為主,包括家庭消費和餐飲消費,人均年消費0.48公斤。

黑木耳行業分析涉及多個方面,包括產業發展、市場前景、政策支持以及技術創新等。從產業發展角度看,黑木耳種植、加工、流通等標準化規范體系已經比較完善,產學研進步較快,涌現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和龍頭企業。

黑木耳消費群體普及,消費區域遍布全國各地,以華人為主體的境外市場發展也在加快。隨著居民膳食結構改善和健康意識增強,黑木耳消費量有望進一步增長。同時,黑木耳產品也在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包括黑木耳脆片、黑木耳超微粉化、化妝品原料等,這些產品的附加值較高。

從市場前景看,黑木耳作為中國特色食材之一,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被外國消費者視為一種健康食品。在全球消費升級的趨勢下,黑木耳擁有良好的出口潛力。政府也在通過搭建黑木耳交流與合作平臺、鼓勵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等方式,推動黑木耳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通過資助科研項目、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及制定質量標準和加強監管等方式,為黑木耳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政府還鼓勵農民合作社、黑木耳協會等機構的發展,以促進黑木耳產業鏈條的健康發展。

技術創新在黑木耳行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的種植技術、加工技術和貯藏保鮮技術的提升,以及現代農業設備和管理手段的應用,都在推動黑木耳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

小木耳托起致富好前景

霞陽鎮西臺村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2023年10月在霞陽鎮黨委政府及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以“村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為經營模式引進1萬個木耳菌棒建立黑木耳種植基地,前期投入8萬余元,流轉土地1.5畝,聘請專人管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黑木耳生長過程綠色、潔凈、無污染,各項指標均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實現生態和富農兩相宜。

在大力發展黑木耳種植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村閑置勞動力和半閑置勞動力的務工需求,直接幫助2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用工人次300余次。下一步,霞陽鎮西臺村將堅持綠色發展,在木耳產業資源整合、利益聯結、發展聯合上做文章,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真正實現“一根棒子”富“一方百姓”。

延邊州抓好“延邊人參”標準體系建設,完成《紅參》《生曬參》《紅參片》《生曬參片》等四項“延邊人參”團體標準評審并向社會發布,有力推動延邊人參質量提升。抓好食藥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以汪清縣天橋嶺鎮、敦化市黃泥河鎮為中心,建設和完善以菌種、菌棒、基地、市場、產品和廢棄菌棒再利用為內容的產業鏈條,打造循環生態產業體系。

著力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標識,延邊州推進“延邊人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龍桑黃”地標品牌申報進程,指導食(藥)用菌企業規范使用“延邊黑木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建立商標使用標準,把好品牌質量關。

延邊州重點扶持檀君、潤綠、華瑞、桃源、百益、農工豐貿、益隆、陽光生物等現有規模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打造敦化黃泥河黑木耳、和龍八家子桑黃產業強鎮,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發展動力。加強產學研聯合攻關,做好榛蘑、白耙齒菌等野生食(藥)用菌人工馴化、桑黃優良品種選育、香菇周年化栽培技術研究以及精深加工產品研發。2023年,延邊州特色產業總產值達到350億元,位居全省前列,其中人參總產值達115.6億元。

種植黑木耳的成本

種植黑木耳的成本是否高,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種植規模、種植技術、設備投入、人工成本以及市場條件等。

一般來說,黑木耳的種植成本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投入、勞動力成本、種源和肥料成本以及其他雜費等。基礎設施投入可能涉及建立溫濕度適宜的菌包房和香菇廳,以及購置溫度控制設備、加濕設備、通風設備、照明設備等。勞動力成本則與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有關,需要有專業的園藝工人和不同的技術投入。種源和肥料成本則涉及菌種和堆肥、稻草、麥麩、石灰粉等材料的費用。此外,還有水電費、設備維修、工具購置、保險和稅費等其他雜費。

在種植方式上,地栽種植木耳通常成本相對較低,生產設備費用大致在1800元左右,人工費用大概在6250元左右,總成本大概在1.73萬元/畝左右。而采用棚架種植或吊袋種植木耳,由于需要更多的設備投入和技術支持,成本可能會相對較高,總成本可能在數萬元每畝。

然而,成本的高低也需考慮收益情況。種植黑木耳的利潤與市場價格、經營管理狀況以及種植技術等因素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地栽木耳的利潤可以達到1~1.5萬元/畝,而吊袋種植木耳的利潤可能會更高,達到3~4萬元/畝。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黑木耳行業報告對中國黑木耳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黑木耳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黑木耳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相關深度報告REPORTS

2023-2028年中國黑木耳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黑木耳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的...

查看詳情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中研網只提供資料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對有關信息或問題有深入需求的客戶,歡迎聯系400-086-5388咨詢專項研究服務)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pay@chinairn.com
標簽:
35
相關閱讀 更多相關 >
產業規劃 特色小鎮 園區規劃 產業地產 可研報告 商業計劃 研究報告 IPO咨詢
延伸閱讀 更多行業報告 >
推薦閱讀 更多推薦 >

2024原料藥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市場規模分析

我國原料藥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多數化學原料藥尤其是低端原料藥生產工藝水平雖然已接近世界領先水平...

2024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風險分析

乳制品行業是指以生鮮牛(羊)乳及其制品為主要原料,經過加工制成的液體乳及固體乳(如乳粉、煉乳、乳脂肪、干酪等)制品的生產和銷售的行...

2024年中國酸奶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風險分析

酸奶行業專注于生產和銷售一種通過發酵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制成的健康飲品。在這個過程中,會添加有益菌(如乳酸菌)作為發酵劑,經過發酵作用...

2024年中國瓶裝水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風險分析

瓶裝水行業是指專注于生產、包裝、銷售和分銷預先封裝于塑料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供個人直接飲用的水產品的行業。這個行業的產品范圍廣...

保險行業發展如何? 保險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機遇期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76.49萬億元,同比增長8.5%。保險公司總資產32.9萬億元,較年初增1...

核電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2024:核電設備前景依然廣闊

根據最新的數據,截至2024年,中國在核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繼續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

猜您喜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 聯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投融快訊
中研普華集團 聯系方式 廣告服務 版權聲明 誠聘英才 企業客戶 意見反饋 報告索引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1998-2024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行業研究網(簡稱“中研網”)    粵ICP備18008601號-1
研究報告

中研網微信訂閱號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