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制造服務指為電子產品品牌擁有者提供制造、采購、部分設計以及物流等一系列服務。EMS主要包含5道工藝流程,分別是:原材料采購、NPI、PCBA、成品組裝、倉儲物流,其中核心工藝是PCBA環節(PCB空板經過SMT上件,或經過DIP插件的整個制程,簡稱PCBA)和倉儲物流環節。
EMS企業可以促使終端品牌廠商將精力聚焦于產品研發設計、渠道營銷推廣等環節,而EMS企業將聚焦于生產物料采購和產品的生產制造環節,有利于提高產品生產供應鏈的效率,進而推動產業響應速度的加快。
為確保電子加工行業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電子加工行業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電子加工行業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從產業鏈來看,EMS行業的上游主要為PCB、包裝材料、IC集成電路、模塊、天線等電子元器件材料廠商,上游廠商供應材料的周期、質量和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EMS產商的交貨周期、產品價格等。下游主要為品牌廠商、ODM類廠商和OEM類廠商。EMS廠商負責承擔產業鏈中的非核心業務,包括產品制造、后端物流管理、產品物流運輸和產品品質管理等。
電子加工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他們提供電子元器件、半導體材料、電路板、塑料、金屬等各種原材料。這些原材料是電子產品制造的基礎,其質量和供應穩定性對電子加工行業至關重要。
中游環節是電子加工制造商,他們根據客戶需求和產品設計,利用上游提供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和組裝,生產出各種電子產品或設備。這個過程涉及電路設計、印制電路板制作、焊接、裝配、調試等多個工藝和技術手段。
下游環節是終端產品制造商,他們購買中游電子加工制造商生產的電子產品或設備,并將其集成到自己的終端產品中,如手機、電腦、家電、汽車等。這些終端產品制造商對電子加工行業的需求和趨勢具有重要影響。
從全球市場分布來看,由于亞太地區勞動密集,成本和響應速度優勢使得全球EMS產業由美國逐漸轉移至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據數據顯示,亞太地區EMS市場份額有望由2021年的71%提升至2026年的74.3%,中國廠商有望迎來更多業務機遇。
電子制造服務商逐漸由最初的單一代工向生產前的制造可行性分析、器件選擇等方面早期介入培養客戶粘性,并提供整體供應鏈解決方案。同時下游行業需求的快速提升帶來全球EMS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據New Venture Research數據,2021年全球EMS市場規模為6827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9465億美元,2021-2026年CAGR為6.75%,市場前景廣闊。
電子加工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大廠占據全球大廠占據全球EMS主要份額。EMS行業高壁壘體現在資金、資質、精細化管理要求和技術創新四個方面,新廠商進入難度高。據MMI數據,2021年全球前50強EMS代工廠總銷售額達4170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規模的61%,行業集中度較高。隨著全球知名電子品牌商陸續進入中國,國內EMS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21年,我國合計六家EMS廠商擠進全球10強EMS代工廠榜單,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逐漸提升。
目前,全球經濟體系正面臨深刻變革和重構,在提質增效、鼓勵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戰略目標影響下,品牌商將產品加工制造環節委托EMS企業的業務模式日趨普遍。專業電子制造服務企業一直深耕實體經濟,圍繞電子產品制造領域的市場需求,持續開展工藝技術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提升和供應鏈服務優化工作等,對電子信息產業調整、供應鏈布局、價值鏈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牌商與EMS企業之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分工與合作,專業電子制造商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鏈中的核心參與者。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電子加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