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加工,簡而言之,是指將電子元件、組件和子系統等通過物理、化學或機械方法進行加工和組裝,以生產出各種電子設備或系統的過程。這個過程涵蓋了從原材料準備、元件制造、組裝、測試到最終產品出廠的完整流程。
電子加工行業產業鏈
電子加工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如金屬、塑料、陶瓷等基礎材料供應商,以及芯片、電容、電阻等電子元器件供應商。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質量和供應穩定性對電子加工行業至關重要。
中游環節是電子加工行業的核心,包括電子產品的制造和組裝。企業利用上游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過電路板制作、元器件貼裝、焊接、測試等復雜工藝過程,將各個零部件組裝成完整的電子產品。這一過程需要先進的生產設備、技術能力和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
下游是電子產品的銷售和應用環節。電子產品經過中游的制造和組裝后,進入下游市場進行銷售。下游市場包括各種電子產品銷售渠道,如零售商、電商平臺、運營商等,這些渠道將電子產品銷售給最終用戶,滿足他們對通信、娛樂、辦公等方面的需求。
電子加工行業的發展體現了多方面的優勢。首先,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迅猛,品牌商通過電子制造服務廠商(EMS廠商)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夠迅速開發并生產出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品質卓越且價格合理的產品,從而迅速響應終端市場的多變需求。
其次,品牌商與EMS廠商之間的緊密合作,實現了功能的合理分工和風險的共同分擔。這種分工協作模式使品牌商能夠將資源更加集中地投入到研發和銷售等關鍵環節,從而有效提升品牌在行業中的競爭力。2023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投資平穩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恢復向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比高技術制造業高0.7個百分點。
2023年,主要產品中,手機產量15.7億臺,同比增長6.9%,其中智能手機產量11.4億臺,同比增長1.9%;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3.31億臺,同比下降17.4%;集成電路產量3514億塊,同比增長6.9%。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子加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2023年,電子信息制造業效益逐步恢復,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1.5%;營業成本13.1萬億元,同比下降1.4%;實現利潤總額6411億元,同比下降8.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3%,比同期工業投資增速高0.3個百分點。
隨著社會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在云技術、大數據、工業4.0及物聯網等產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電子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將日益廣泛。2023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促進電子產品消費,有望助力消費恢復和擴大。中長期,電子制造業務總量呈增長趨勢。
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加工行業帶來了更深入的數字化和網絡化。通過引入數字化管理系統、遠程監控和故障診斷等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可視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此外,隨著工業4.0和智能制造的興起,電子加工行業正逐步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通過引入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和智能軟件,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子加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