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負極材料主要產地,負極行業高度聚集,國內競爭格局逐步走向“四大多小”。目前,全球鋰電池負極材料的行業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中國和日本。
中國是負極材料的主要產出國,2021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占全球的75.8%。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全球前十大負極材料廠家,中國有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來、凱金能源、中科電氣、翔豐華、尚太科技等,其中日本有日立化成、三菱化學。
負極材料與鋰電其他環節相比,國內廠商的全球市占率較高。橫向比較 2021 年 鋰電各類材料國內產量占全球的比例,負極材料高于其他環節,體現出中國負極廠商 在全球鋰電供應鏈的強勢地位。不過負極材料在國內市場的集中度相對較低,第一大 廠商市占率為 22%,CR3 為 47%;與隔膜 42%的龍頭市占率,66%的 CR3 相比還 具有提升空間。
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結構
目前,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主要以石墨為主,其中人造石墨占比最高。2022年人造石墨占鋰電池負極材料的84%,天然石墨占比達15%。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分析
近年來,下游鋰電池行業以及終端新能源汽車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負極材料市場需求旺盛,相關領域持續增長,帶動負極材料生產企業紛紛提高生產能力,擴大生產規模。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達72萬噸,同比增加97%,預計到2025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量達223萬噸,其中國內出貨量達208萬噸,相比2021年有近2倍成長空間,CAGR達30%以上。
新能源車以及儲能領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負極材料的需求仍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全球負極材料需求將達到205萬噸。從各頭部廠家的產能布局來看,頭部負極材料企業規劃產能總計達445萬噸。
材料性能提升:對負極材料進行改進和優化,以提高其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例如,通過納米結構設計、表面改性和摻雜等方法,改善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
成本降低: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降低負極材料的生產成本。例如,采用一體化生產模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損耗和浪費,提高材料利用率。
環保和可持續性:隨著環境法規的日益嚴格和人們對可持續性的關注度提高,負極材料的生產和使用需要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性。例如,開發使用可再生資源或低環境影響材料,以及實施循環經濟等。
新型負極材料:研究和開發新型負極材料,以滿足更高能量密度、更快充放電速度等市場需求。例如,硅基負極材料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但存在體積膨脹等問題,需要通過技術創新解決這些問題。
智能化和數字化: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負極材料的生產、使用和回收過程進行智能化管理和優化。例如,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優化生產工藝和參數,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
未來幾年,鋰電池在電動卡車、電動叉車、電動船舶等新興領域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進而帶動鋰電池相關材料市場需求上升。
欲了解更多行業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