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價值創造的關鍵在于大數據的應用,隨著大數據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應用已經融入各行各業。
IDC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大數據IT總投資規模約為2,471億美元,2027年預計接近5,280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CAGR)約為16.4%。聚焦中國市場,IDC預計,2027年中國大數據IT投資規模有望達到430億美元,全球占比約8%,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1.5%,增速位居全球第一。
從技術維度來看,大數據軟件市場在五年預測期內有較大發展潛力,支出增速位居技術市場第一。IDC預測,大數據軟件市場將在2025年超越硬件市場,成為中國大數據技術市場投資流入最多的子市場,2027年軟件市場規模超160億美元。
聚焦大數據服務市場,2027年中國市場對大數據服務支出規模近140億美元,位居技術市場第二。面對全球服務市場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將以兩倍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年CAGR穩步增長。
醫療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健康數據的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在新的醫療改革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增速明顯加快。
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發展,將帶來醫療模式的深刻變革,對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居民健康管理產生深刻影響,提升健康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培育新業態和經濟新增長點,推動醫藥、金融、物流、養老、保險、教育、健身等產能釋放,帶來健康產業加快升級。
醫療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由價值醫療驅動(即醫療服務質量與醫療成本的雙贏),其潛在價值空間巨大,且產生于具體的應用場景。醫療大數據的服務對象可為居民、醫療服務機構、科研機構、醫療保險管理機構和商保公司、公共健康管理部門等。
醫療大數據產業鏈上游為基礎層,主要由數據采集端口以及數據采集基礎設施組成,包括各類醫療設備、可穿戴設備、移動終端等,以及云計算平臺、物聯網技術等。上游企業主要有華為云、阿里云、騰訊云等云服務提供商,以及華為終端、小米科技等智能設備廠商。
隨著數據的不斷積累,如何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大量的醫療數據”轉化為可用的“醫療大數據”成為行業關注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對于管理多家醫院的醫療集團來說,在一體化建設訴求下,以數字化為基礎搭建多層級醫院間的高效協同,充分挖掘和利用數據價值,是其快速變革和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基于信息化建設,以服務患者為核心的智慧生態醫療,已經成為醫療行業下一階段的必然發展方向。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醫療大數據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醫療行業擁有大量的病例,病理報告,治愈方案,藥物報告等等。如果這些數據可以被整理和應用將會極大地幫助醫生和病人。提高醫療過程數據的透明度,可以使醫療從業者、醫療機構的績效更透明,間接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主要特征。隨著數字技術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數字化正成為行業未來的標志性特征。近年來,國家政策持續推動醫療產業與前沿技術融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體系建設,推進基于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醫療健康大數據開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廣泛應用。
醫療大數據發展的壁壘和難點也很多。從醫院層面,存在數據多源異構難匯集、醫療大數據的標準體系建設未達到應用級水平、缺乏大數據處理和AI技術進行后結構化和自然語言處理,無法有效利用大數據;從政府層面,需要逐步將醫療大數據作為戰略資源進行儲備;需要實現數據共享;政府需要有效的監管和決策的平臺與工具等。
醫療大數據已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政策支持、上游支撐、下游需求是醫療大數據快速發展的先決條件,目前,我國醫療大數據已經進入初步利好階段。未來,隨著政策、醫療信息化、醫療健康需求三大因素的持續利好,我國醫療大數據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未來,醫療大數據市場中智能診斷、精準治療仍會是熱門方向。智能診斷領域產品大多還未走向臨床應用,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醫院、醫生對相關產品的接受度進一步提高,針對肺小結節、眼底影像的智能診斷類產品有望率先落地應用。
報告對中國醫療大數據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醫療大數據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醫療大數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醫療大數據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